吳典蓉專欄:請記住這些人的名字,他們讓台北成為貪婪之都

2016-05-26 06:20

? 人氣

公民團體到市議員會抗議,批評部分市議員「假公投之名行住宅歧視之實」。(台灣社會福利總盟臉書)

公民團體到市議員會抗議,批評部分市議員「假公投之名行住宅歧視之實」。(台灣社會福利總盟臉書)

一百五十年前剛進入工業化時代的倫敦,狄更斯曾躁動不安的寫下這樣的字句,「在這座城市的街道上,每一顆石頭似乎都對著我呼喊:過來這邊呀,看看還有多少需要解決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狄更斯如果置身一百五十年後現代化的台北,他一樣會心痛焦急,每一塊石頭同樣呼喚著問題,但可悲的是,台北的每一棟房屋也高聲喊著,滾出去,你們這些沒房子的人,別來這裡帶衰我們的房價!

i-Voting反公宅 這是有產者的民主

台北市長柯文哲當初提出i-Voting,大概沒想到有一天i-Voting會淪為市議員反制公共住宅的手段。部分市議員連署提案,要求「北市府所有公宅規劃,需透過i-Voting取得基地方圓1公里內半數居民同意。」這是打著民主反民主,更是打著平等反平等;因為這樣的做法是讓民主倒退一百年,回到有錢人才有投票權的假民主時代。

事實上,台北市民8成擁有自有房屋,選舉本來就對有屋者有利,難怪選前高唱公平正義的柯文哲不敢調高房屋稅,不敢打房,因為打擊既得利益勢必動搖選票基礎。部分市議員要求方圓百里居民投票才可蓋公宅的提案,則是變本加厲,形同是有屋才有投票權,有屋者可以否決無屋者的權力,如果這樣的政策成真,台北將出現一區一區的權貴gated community(封閉社區);更可怕的是,由於台北未來只淮蓋私宅,甚或豪宅,卻禁止蓋公宅,結果當然是,有屋的恆有屋,無屋的恆無屋,短期是逼著有屋者與無屋者對立,長期的後果是,台北將成為有屋者俱樂部,成為比高譚市更罪惡的貪婪之都,即使蝙蝠俠都無力援救。

台北人都自私?政客才是問題關鍵

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曾抱怨台北人自私,然而,人民沒有慷慨的義務,政客的無能及墮落才是問題的核心。就以萬華區為例,萬華區居民深以週邊遊民為苦,他們也的確有權利抱怨遊民拉低房價;但是,要解決萬華遊民的困境,市議員可以要求督促市政府提出措施,而不是提議政府向遊民潑水驅趕,這樣的建議,是將所有的市民都拖下水,讓市民閉關自守、自掃門前雪,深信只有自私和殘忍才能生存,忘記人類社群有合作互助解決問題的可能。

同樣的,這些提議禁止設公宅的市議員也是如此,公投或i-Voting有其先天障礙,如同美國制憲國父麥迪遜形容,直接民主有「多數暴虐」的隱憂,民主若只靠多數決,多數是可能會侵犯少數權益的;然而,多數暴虐已經夠糟了,但至少可以多數民意為恃,市議員這次提議的居民i-Voting更惡劣,則是有產者的暴虐,這樣的投票結果,勢必犧牲無屋者的權益,更傷害了無形的公益。

其實,市議員何嘗不知道阻擋公共住宅是違反公義的,否則逕可光明正大的刪預算阻擋,又何必祭出他們一向反對的i-Voting來推卸責任。當政客無能及民粹,不願面對問題找出最好的方案時;當政客枉顧人民的負托,讓政治重回霍布斯的「權力與權力相抗」的弱肉強食社會狀態時,市民又何必要都市為念,最後當然只能淪為自私的個人。這些市議員如此敗壞我們的政治文化,名字一定要留下來當作紀念。

目前連署的31位議員名單為:徐弘庭、王鴻薇、陳重文、陳義洲、闕枚莎、陳錦祥、李傅中武、戴錫欽、徐世勳、汪志冰、林瑞圖、秦慧珠、應曉薇、吳志剛、王欣儀、李芳儒、陳炳甫、郭昭巖、李慶元、林亭君、陳永德、吳世正、陳彥伯、陳孋輝、厲耿桂芳、葉林傳、陳政忠、吳碧珠、江志銘、李新、潘懷宗。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