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2016年的比利時航空(Air Belgium)於2025年4月30日正式宣告破產,標誌著這家曾經營多條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正式走入歷史。歐洲旅行社與旅遊業者協會(ECTAA)表示,大批旅客與旅行業者至今無法取得退款。
又有航空公司破產倒閉!
比利時航空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長期陷入財務困境。該公司在2023年9月停止所有客運航班,轉向經營貨運與飛機租賃業務。儘管進行裁員與資產調整,最終仍無力挽回頹勢,並於2025年正式破產。
該公司貨運業務已出售給法國航運物流巨頭CMA CGM,品牌名稱「Air Belgium」將予以保留,保住124名員工,但其餘部門全數關閉,資產進入清算程序。
根據該公司網站,比利時航空過去曾營運由美國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出發的國際航班,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
退款無著落,數千名旅客、旅遊業者受害
綜合外媒報導,ECTAA指出,目前約有8百萬歐元的乘客退款申請未獲處理,其中透過旅行社與旅遊業者銷售的票券就佔超過5百萬歐元。
儘管一家法國物流公司已接手比利時航空的貨運業務並保留124個工作機會,但該航空公司的其他業務將全面關閉,其資產也將清算至幾乎無法支付任何退款。
由於該公司資產已幾乎全數清算完畢,「數千名乘客幾乎不可能拿回取消航班的費用」,退款申請已全數移交至破產法庭處理。
更嚴峻的是,旅行社與旅遊業者若以套裝行程銷售機票,依規定仍須為顧客提供替代航班,即便無法向航空公司追回款項。ECTAA強調,這使得多數為中小型企業的旅遊業者背負了沉重、不公平的財務壓力。
航空公司倒閉潮
根據ECTAA統計,過去25年來已有多達1200家商業載客航空公司倒閉,但歐洲法規至今仍未強制航空公司設立破產保障機制。協會呼籲,歐盟應在目前修訂《航空旅客權利規則》(Regulation 261/2004)之際,納入航空公司破產保護制度,避免旅客與業者財務受創。
ECTAA建議仿效丹麥現行「機票保證基金」制度,為消費者與旅行中介提供基本保障,防堵類似比利時航空破產事件所造成的連鎖衝擊。隨著航空業景氣回溫,如何兼顧市場彈性與消費者保障,將成為歐盟決策的重要課題。
資料來源:《ch-aviation》
責任編輯/陳得馥 (相關報導: 60年老牌連鎖藥局巨頭宣布破產!裁員1100名員工、全國一半門市熄燈,負債百億撐不住陷倒閉潮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