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得以休兵90天,外界焦點多放在「中國經貿沙皇」何立峰上,但中國公安部長王小洪在這場以芬太尼為談判籌碼的談判中,則更具關鍵影響力。王小洪從公安走向經貿,彰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外交佈局邏輯改變,讓最信任的人處理最不確定的敵人。而接下來的90天,是王,也是習,能否穩住局勢的真正考驗。
5月10日至11日,中美代表團在瑞士日內瓦進行高層經貿會談,會後雙方宣布達成90天暫時性關稅休兵協議。美國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自145%大幅下調至30%;中國則將對美商品的反制關稅從125%降至10%。這場表面看似技術性的關稅談判,背後卻暗藏地緣政治與禁毒壓力交織的博弈。

美方代表包括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中方代表何立峰雖為官方主角,但真正影響協議走向的,是以中國禁毒對口高官身份出席的公安部長王小洪,他釋出配合解決芬太尼問題的訊號,為中方打開談判缺口。

福建公安到國安重臣,關鍵是成為習近平的人
王小洪是公安系統出身,但真正讓他「跨界」參與經貿談判的原因,不在於職務而在於「習近平的人」。他與習有近40年的私人關係,兩人同為福建系官員,王曾在福州與廈門任公安高層,專責打擊走私與毒品犯罪,與習共事密切。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王小洪在福建省長期擔任地方公安高官,熟悉沿海地區的走私與販毒網絡,與習近平「同為福州體系」背景的身分,使他獲得極高信任。他被描述為「習近平少數真正信任的老朋友之一」,也是習在不信任龐大公安體系後親自提拔上來的關鍵人物。
自習近平第二任期以來,中國公安系統內三名前副部長孟宏偉、孫力軍、傅政華相繼因貪腐落馬,王小洪則在這樣的肅清環境中脫穎而出,被拔擢為公安部部長、國務委員與中央書記處成員,掌握國安核心權力。
為何公安部長能主談關稅?芬太尼成為核心談判籌碼
王小洪身兼中國國家禁毒委員會主任,該委員會由公安部主導,並整合外交部、國務院等部門,是中國打擊毒品政策的中樞。《日經亞洲》指出,這層身分讓他能將芬太尼議題外交化,並在經貿談判中扮演「政治交換」角色。
這場以禁毒為核心的交換,表面上屬於外交技術層次,但從王小洪的角色安排來看,其實暴露出中共決策核心的另一種邏輯──當專業不足以應對風險時,習近平選擇派出「政治忠誠度」更高的人選。
美國政府近年把芬太尼議題持續納入雙方會談重點。早在2023年美中加州峰會,習近平與時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已同意就此合作。2024年春季,時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中時,再就此與王小洪會談討論毒品走私議題,但成效有限。

川普政府上台後直接祭出關稅懲罰,現行對中課徵的關稅有20%直接與中國在芬太尼前體化學品出口的不作為掛鉤。王小洪此次出席中美關稅談判,就是中方釋出合作信號的象徵,一種帶有習近平授權意味的默許。
習式外交的極致體現,讓「可信之人」面對「不可控之局」
王小洪此次在瑞士的「靜默角色」,正反映了北京的內外交困。中國官方從未公開承認芬太尼問題為中方責任,但在經濟壓力與美方制裁夾擊下,習選擇派出最信任的國安心腹來處理這個具爭議的外交議題。
美方對王的出場反應正面,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中方展現「前所未有的合作意願」,這給北京當局換來90天喘息空間。但風險未除。中方若未能在90天內展現有效控制芬太尼前體化學品流向的具體作為,川普政府恐將重啟、甚至加碼制裁。
從公安走入經貿談判核心,王小洪的角色轉變,是中國對外交與經濟壓力妥協的某種寫照,也揭示出中共決策邏輯已深深植入「信任凌駕專業」的治理思維中。
(相關報導:
專訪》美國Genius法案重塑全球金融秩序 金融派大星警告:台灣準備好了嗎?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