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志觀點:必也「正名」乎?中印藏南地名之爭再掀波瀾

藏南地區(阿魯納恰爾邦)的主權問題是中印關係的重要矛盾點。(BBC中文網)
藏南地區(阿魯納恰爾邦)的主權問題是中印關係的重要矛盾點。(BBC中文網)
目錄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今(2025)年1月20日「二進宮」後,整個國際社會可說熱鬧異常,繼川普將「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改成「美國灣」(Gulf of America)後,無獨有偶地,中國近期亦針對與印度仍存爭議的藏南地區[印度稱為阿魯納查省(Arunachal Pradesh)]公布部分地名的「標準」名稱,讓甫與巴基斯坦停火的印度,因地名之爭與中國關係再掀波瀾。

中國推動「正名」,事出必有因?

中國民政部於5月11日公布《民政部關於增補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第五批)的公告》,公布該地區27個地點之「標準」名稱,包括15座山脈、5處居住區、4個山口、2條河流及1座湖泊等各種不同地理特徵。儘管外界或對中國此舉感到突兀,若回顧中國這五次發布公告的時間,便可看出其背後動機所在。中國民政部2017年4月13日首次公布《民政部關於增補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
名(第一批)的公告》,恰逢印度允許達賴喇嘛訪問阿魯納查省之後。印度在無視中國反對與警告情況下邀請達賴訪問阿省,不僅讓中國透過外交管道進行嚴正交涉外,更讓中共利用發布藏南地區部分地名的「標準」名稱方式對外宣示擁有藏南地區主權,藉此反制印度。

然而,此例一開之後,中國便利用「正名」手段反制印度在邊界爭議的相關行動,如2021年12月29日公布《民政部關於增補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第二批)的公告》,或意在反制印度外交部11月11日記者會有關不承認中方「非法佔據」的土地,也不接受中方「無正當依據」的領土主張等相關言論。2023年4月2日公布《民政部關於增補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第三批)的公告》,或針對印度擔任20國集團(G20)峰會輪值主席國,其科技部3月在阿魯納查省舉辦G20邊會之違背國際慣例舉措。2024年3月30日公布《民政部關於增補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第四批)的公告》,則是針對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Modi)3月9日訪視阿魯納查省並為號稱全球最長雙線隧道的西勒隧道(SelaTunnel)主持啟用儀式。中國在第四批公布30個地名,數量亦為這五批裡最多,顯見中國對莫迪訪問之不滿程度居於其他議題之冠。

中國這次公布第五批,可說「假支持巴國之名,行反制印度之實」,可以從印度與巴基斯坦在5月10日宣布停火後,中國外長王毅分別與巴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達爾(Ishaq Dar)、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通話內容看出端倪。王毅在與達爾通話時提到,中國支持巴國維護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但與多瓦爾通話則未涉及主權議題。中國不僅言論上支持巴國維護國家主權,並透過實際行動予以呼應,而王毅5月20日在北京與達爾會晤時,再次重申前述「支持巴國維護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論調。

一個「正名」,各自表述?

對於「正名」,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賈斯瓦(Randhir Jaiswal)5月14日強調,「隨意命名無法改變阿魯納查省曾經、現在、將來都是印度不可分割、不可剝離領土的鐵一般事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5月14日則回應稱,「藏南地區是中國領土。中國政府對藏南地區部分地名進行了標準化處理,這完全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凸顯中國對藏南的主權立場,且不容印度置喙的態度。

雙方看似強硬的立場,可說宣傳大於實效,主要在於中國的「正名」短期內並不會改變阿魯納查省由印度實際控制的情況,雙方言辭交鋒只不過在對國際及國內民意有所交代,並且替未來可能衝突累積指責對方的本錢。然而,從中國已進行五次地名「正名」來看,這類行動可能呈現長期化趨勢,並且成為中國在邊界問題上對印度施壓的常態化手段之一。更重要的,「今日印度」會不會變成「明日南海」,或是其他與中國有邊界爭議的國家?這或許在關注龍象之爭的同時,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作者為臺灣印度研究協會監事。本文料臺灣印度研究協會提供。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輝達H20禁銷中國慘虧150億美元?郭正亮曝黃仁勳背後盤算:逐漸被華為取代
幕後》駐英國為何非她不可?為賴清德講「海底冷戰」 「行騙天下」指控沒用
對台課半導體關稅就喊停赴美設廠?郭正亮曝台積電「最大底氣」:有喊價空間
「台灣電影上映會」走進日本名校 專訪策展人:讓觀眾看見國片獨特魅力
風評:黃仁勳的悲情與浩嘆,美國的晶片管制為何失敗?
陳國祥觀點:跟美國的貿易談判不能一味取悅
蔡世杰觀點:賴清德發動清算,就讓倒閣成為推倒高閣的第一張骨牌
顧長空觀點:正面看待賴總統邀請在野黨領袖聆聽國安情勢簡報
顧立民觀點:人格分裂的民進黨兩岸政策
張鈞凱專欄:戰爭,真的可以嗎?
觀點投書:籌碼的對比:賴清德與朱立倫誰的路線更能夠保護台灣?
觀點投書:總統級「簡報課」淪為過場秀?
點教育》如廢了教育部,下一步該怎麼做?
觀點投書:行政院鴨霸亂砍補助款,蔣萬安回擊陳其邁閃躲
觀點投書:賴總統真的願意與朝野對話?
吳統雄觀點:黃仁勳落腳●賴清德併購─兩顆燈泡亮了
觀點投書:「併購說」精神錯亂─賴清德終究會失去國際及台灣人民的支持
觀點投書:78歲撞死三名路人,該檢討的不是年齡,而是制度
觀點投書:當婚姻不再與育兒同行─從孩子的成長看見婚育分離的代價
台幣升值挺進2字頭!美元匯率引關注 專家認「意料之中」曝下一步
日本防衛省首次證實:中國航空母艦在東海演練艦載機起降
川普大減稅將加速美債爆破?蔡正元曝「殖利率死線」:到這數字美國就掰了
美國分析師也看好台積電!4理由籲投資人「拼命買」:條條大道通台積電
吳思瑤罷團能換領銜人了?二階連署仍告急 賴苡任曝目標:6月拚3.5萬份
日債瀕臨崩潰邊緣?阮慕驊曝4大罩門:川普這舉動恐要了日本的命
現場交鋒!吳豊山虧他「特殊品種」 胡志強轟抹紅和平派:反對台灣青少年上戰場流血!
台日韓包辦貨幣升值前3名!專家曝人民幣為何鐵打不動:這件事不被看好
美國軍火製造量能告急?明居正曝台灣這產業會是「下一個護國神山」
川普為何對印度特別好聲好氣?明居正曝美國計畫:聯印制共圍堵中國
世壯運慢速壘球雙北大戰二部曲新北市獲銀 侯友宜肯定團隊的好表現
「非核家園」做對了嗎?外媒警告台灣「電價上漲」、「自毀長城」,美方態度更是關鍵
桃園「巷仔內」驚奇變身!居民巧手打造打卡新熱點 讓舊空間「活」起來
磺港溪「尋寶記」!印僑志工彎腰淨灘 「清」出31公斤驚奇與跨國情
導覽結合手作!山海探險隊尋訪林園濕地與百年「天地掃」工藝
高雄教育節駁二登場!三級學校科技扎根、設計x建築教學成果展 吸引民眾到場參與
嚴控排放!大林電廠5號燃氣機組除役轉備用 環保局緊盯720小時上限
都市設計在審什麼?都發局「都設小學堂」帶你認識高雄友善舒適空間
高雄國際觀光魅力吸引東南亞踩線團 多線齊發打造南台灣觀光新亮點
新莊廟街換「新妝」!「廟街潮時尚」走秀 演繹傳統文化新風貌 潘怡良打造40套專屬服飾 侯友宜:用時尚走秀說廟街故事
老牌知名大廠爆虧損裁員!慘虧高達1408億、考慮出售總部「再回租」,7間工廠連續倒閉
輝達將推第3款「中國特供版」AI晶片 不用台積電CoWoS,比H20便宜5成
花縣府駁「動用行政資源反罷免」指控 揚言提告捍衛聲譽
蘇俊賓分享心中「世壯運F4」 大讚不老傳奇「比奧運更精彩」
粽子的「粽葉」該丟廚餘還是一般垃圾?環保局公布解答,不怕丟錯被罰1200元
誓言打造「歐洲最強常規軍」!因應國防自主需求,德國軍事預算飆上5%GDP
黃仁勳概念股失靈?來台供應鏈不漲反跌 謝金河曝2警訊:輝達盛世恐到轉折點
台灣最髒的火車站在哪裡?一票人點名它「環境髒亂醜、出站就聞到尿騷味」,只想加速離開那邊
「6小時內跟583男做愛」情色網紅下面大出血!男友知情還喊結婚
綠委怕下修換照年齡傷到「鐵票倉」 黃揚明狠酸:居然還在想選票?
有錢人靠「4習慣」致富!卻有93%的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