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靠「4習慣」致富!卻有93%的人做不到

2025-05-25 17:10
外媒揭白手起家富豪4大習慣:投資不等時機、多元收入、精算花費、相信自己值得。(示意圖/取自pexels)
目錄

在高通膨、股市震盪與職場不穩的時代,財富自由成了許多人遙不可及的夢想,美媒《CNBC》近期彙整了白手起家百萬富翁的共通特質,發現他們普遍擁有四個相同的習慣,這些習慣看似簡單,卻有高達93%的美國人無法做到,也進一步揭示出,真正拉開貧富差距的,並非收入高低,而是理財觀念與思維模式的差異。

他們不是天生擁有財富,而是不斷養成致富體質

這些富翁並非靠著幸運中樂透,也非含著金湯匙出生,而是靠自律且穩健的生活方式,以及正確的理財觀念與思維,一步步累積財富,他們不追求短期爆發,而是透過日積月累地優化每一次財務決策,逐漸拉開與他人的財務差距。以下是根據《CNBC》整理,揭示他們致富的四大習慣:

習慣一: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

有錢人投資的關鍵,不在於「選對時間」,而在於「持續投入」,即使面對經濟衰退、股市下跌,他們反而會視為撿便宜的機會,相較之下,多數人往往會因為恐慌,在市場低點拋售資產、把錢存進低利帳戶,結果錯失資產成長的最佳時機。

這背後間接反映出,想成為百萬富翁,關鍵不只是要具備理財知識,而是對「風險」與「機會」的基本理解,因為當你還在等待完美時機,富人早已開始布局下一波的增值機會。

習慣二:增加多元收入

別再靠一份薪水過一生了!研究指出,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平均擁有數種收入來源,從股票股利、房租收益、智慧財產權,到副業收入與長期投資利得。他們深知,在自動化與AI快速崛起的未來,單靠工作所得早已不再是保障,而是浮動風險。

與其害怕哪天被取代,不如開始培養第二、第三種賺錢能力,副業不只是興趣,更是財務備案,擁有多元收入來源,才是對抗未來不確定性的最佳保險。

習慣三:每花一塊錢都要從「機會成本」的角度思考

第三個關鍵習慣,是訓練自己從「機會成本」的角度做決策,每花一塊錢,都該思考:「我因此少賺了多少?」舉例來說,當你考慮購買一輛60,000美元(約新台幣179萬元)的新車,富人會先計算這筆錢若拿去投資,10年後可能增值到多少,而不是只考慮這台車夠不夠帥。

你可以在下次消費前問自己三個問題,再決定是否要花這筆錢:

1.  這筆支出未來會升值嗎?

2.  它能提升我賺錢的能力嗎?

3.  今天這筆錢的消費,會錯失什麼長期利益?

習慣四:堅信自己值得

致富的核心,不只是策略與行動,更來自一種內在信念,白手起家的富人普遍相信,財富是可以「自己創造」的,而不是等待幸運降臨,他們會問:「為什麼我不能成為百萬富翁?」而不是說:「那是別人才辦得到的事。」 (相關報導: 經濟大衰退要來了!「數百萬人恐失業」,想自保聽《富爸爸》作者4建議 更多文章

這種積極主動、對財務充滿掌控感的心態,是他們在困境中不輕言放棄的心理支柱,與其說這四個習慣是致富的工具,不如說是他們成功的心理公式。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