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78歲撞死三名路人,該檢討的不是年齡,而是制度

2025-05-26 05:20
民眾至三峽重大車禍路口,擺放鮮花零食為傷者祈禱。(顏麟宇攝)
目錄

78歲撞死三名路人:該檢討的不是年齡,而是制度

近日,一起78歲高齡駕駛暴衝撞死三名路人的事故,再次引爆社會對「老人開車」的爭議。網路上各種激進言論紛紛湧現,有人主張應全面禁止老年人駕駛,甚至提出設限年齡。然而,我們應該冷靜思考,問題真正出在哪裡?

我要強調的是:我並不反對長者開車。相反地,許多健康的高齡駕駛,其駕駛經驗與守法態度,甚至比年輕人更加穩健、安全。所謂的「老司機」,正是這群技術嫻熟、心態穩定的代表。

而真正該檢討的,是制度。當一位駕駛年過70歲後,生理機能如視力、聽力、反應速度等,確實可能會開始退化。這並不是歧視,而是科學事實。問題是,我們現行的法規有沒有跟上這個現實?

目前的駕照制度對高齡者的監督明顯不足

我個人主張應建立一套完整的高齡駕駛審查機制,包括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與實際路考評估。

不該讓駕照成為「終身制」,而應成為「能力證明」。

這樣不僅能篩除潛在風險,也讓真正具備能力的長者能安心繼續開車,不被污名化。

我們不該讓一件悲劇成為對整體長者的妖魔化工具。制度的落後,才是真正該負責的對象。

高齡不代表危險

沒有監管的高齡駕駛才是風險來源。 (相關報導: 助理稱三峽肇事老翁「心臟有問題」被質疑護航 吳琪銘回應了 更多文章

面對這場悲劇,我們不需要仇恨,需要的是改革。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