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近期除了假投資詐騙猖獗之外,「假買家騙賣家」的案件也有明顯上升趨勢,而大多數受害者都是透過社群平台出售演唱會門票、因此被詐騙集團盯上,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出售演唱會門票 女大生慘噴12萬
據了解,北部一名王姓女大生日前透過社群平台出售演唱會門票遭詐騙;嫌犯先是假扮買家接觸女大生,談妥後謊稱使用綠界ECPay完成匯款、並傳送訂單連結供王女確認。
待王女查看連結發現收款有異後,嫌犯就會以訂單無法取消為由,要求王女照訂單客服要求驗證銀行帳戶、否則將提告,誆騙王女將多筆款項分批匯入不同的指定帳戶,王女在先後匯款逾12萬元後驚覺受騙,這才趕忙報案。
「假買家騙賣家」案件激增 關鍵手法破解
刑事局說明,「假買家騙賣家」嫌犯會透過話術引導受害民眾,讓其陷入「帳戶必須驗證」的陷阱,接著再透過假客服誘騙被害人分批轉帳大小不一的金額達成詐騙目的。
遇到匯出大筆金額的要求,可留意對方是否使用「帳戶驗證」、「開通金流」、「綁定帳號」及「提供OTP密碼」等操作藉口,即為常見的詐騙話術。
簡單來說,當買家被客服要求進行身分驗證、簽署協議,甚至匯款指定金額至特定帳戶「就是詐騙」,刑事局提醒民眾勿點選莫生連結,過程中若有疑慮請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相關報導:
加油1習慣「恐觸法罰10萬」!加滿、跳停有眉角 專家揭關鍵差異
|
更多文章
)
投資陷阱多,勿輕信不合理高獲利、零風險之投資騙局。
投資前一問再問,多方查證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