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公司化邁入第二年,台鐵公司首任董事長杜微近日傳出請辭,並已提報行政院核定。交通部官員證實,杜微因屆齡65歲,且有生涯規劃,決定主動請辭。交通部雖有慰留,但杜微態度堅定,未來將由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暫代董事長一職。杜微任內推動台鐵公司化,但卻爭議不斷,包含高層加薪、記功嘉獎自肥、員工待遇未改善等,引發工會強烈不滿,如今閃電請辭,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杜微為何選擇此時請辭?是否與過往台鐵公司化爭議有關?
台鐵自2023年元旦正式公司化,杜微擔任首任董事長,推動公司規章與組織調整。台鐵公司2023年營收達174億元,較前一年成長7.01億元,台鐵便當收益更創8.63億元新高,但整體虧損仍高達120億元。
而備受關注的台鐵票價調漲案,在歷經多年醞釀後,終於於2024年通過交通部費率委員會,就在台鐵改革推動期間,杜微卻突如其來請辭,引發外界揣測,是否與公司化後的內部管理紛爭與工會壓力有關。
台鐵工會為何曾反對杜微?高層加薪、記功自肥惹怒基層
台鐵公司化後,工會對於高層決策多次表達不滿,特別是在薪資調整與記功嘉獎制度上。根據台鐵產業工會爆料,公司化後,杜微與總經理馮輝昇等高層以「推動台鐵公司化有功」為由,自行申請大功嘉獎,最終共有176人獲得記功,杜微本人更是名列榜首。該決定引發基層員工強烈反彈,認為台鐵在公司化過程中,員工薪資待遇未獲改善,反而只有高層獲利,甚至有工會代表痛批:「高層不該記功,應該記過!」
此外,工會還指控,台鐵高層薪資暴增,杜微過往月薪19萬多元,後續再加薪至26.7萬元,年增幅達40%,遠超一般員工薪資調整幅度,讓基層感到嚴重不公。
台鐵改革真的有成效嗎?工會曾指4大過失未改善
台鐵產業工會指出,公司化過程中存在四大嚴重問題:
維修預算不足:政府僅提供部分補助,導致行車安全堪憂。
留才待遇方案失敗:薪資津貼未改善,導致近兩年超過1000名員工離職,影響運輸與安全。
新進人員招募進度落後:人力短缺問題未解決,影響服務品質。
人事政策錯誤:新進人員薪資法制化進度緩慢,導致招募困難。
工會強烈質疑,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層不應自肥加薪、記功,真正應該獲得獎勵的是仍堅守在第一線的員工,而不是只負責政策制定的管理階層。
台鐵未來何去何從?新董座能否解決基層不滿?
目前,杜微請辭案已提報行政院待核定,交通部次長伍勝園將暫代董座一職。然而,台鐵內部問題仍待解決,特別是工會對薪資待遇、維修預算與人力資源配置的不滿,未來新任董座如何處理這些爭議,將是台鐵公司化改革能否真正落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