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可提供財務上的安全感,減少生活中的壓力與焦慮;該如何維持生活品質,還能聰明省錢,也成全民課題之一。美國財經雜誌《富比世》(Forbes)與個人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s》分別列出生活中6種常見的不必要花費,只要仔細審查收支、改變消費習慣,在這6種常見的生活開銷上省下一點錢,每年最多可省下高達5000餘美元(約新台幣16萬元)!
6種改變消費的省錢習慣
1. 改買自有品牌
每年預估可省:600美元(約新台幣19000元)。
不少人有著品牌迷思,以為大廠牌的食品雜貨或健康保健用品一定是最好的。事實上,開架產品或商家自有品牌(Store-brand)的品質,並不一定輸給大品牌。金融消費專家彼得森(Tanya Peterson)指出,商家自有品牌的價格,通常會比知名品牌便宜10%,像是食品雜貨或美妝保健用品的生產線,經常來自同一條,只是包裝不同。假設一個美國家庭每月花費500美元在大廠牌商品,只要改選購這些商家自有品牌,每個月便能省下50美元。
另《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WSJ)建議,揪家人、朋友或鄰居一起在好市多會員店大批採購,再分攤總花費,同樣能在食品雜貨上省錢。
2. 退掉健身房會員
每年預估可省:350美元至600美元不等(約新台幣12000元至20000元)。
許多人加入健身房會員後,才發現自己根本用不太到。彼得森說,新冠疫情期間,有很多美國人發現,比起在室內健身訓練,他們更喜歡在天氣好時外出運動,或在家裡邊追劇邊運動,又或是搭配遊戲主機鍛鍊,像是近幾年很夯的Switch運動遊戲,備受大家喜愛。
《GOBankingRates》指出,民眾往往高估自己上健身房的頻率,有時工作一忙碌起來,就忘記要上健身房,當你發現自己的使用健身房會員的次數不高時,可評估自身需求,考慮要不要解約退掉會員,改去公立運動中心,或在家附近的公園河堤運動。
台灣連鎖型健身房,通常需要綁年約及簽約時的入會費,每月費用則會據合約長短、不同場館、場館大小會有所不同,平均每月500元至1800元都有。
3.只用低階的手機資費方案
每年預估可省540美元(約合新台幣17000元)。
美國省錢專家沃羅奇(Andrea Woroch)呼籲,平常要觀察一下手機的數據使用量,因手機資費其實有很多可省錢的空間,一般美國家庭的網路用量不高。因此,可以考慮改用較低階的資費方案。以台灣為例,不少人會在換新手機時,掉入高資費的陷阱,現在網路覆蓋率高,打電話、傳簡訊的需求變低,換算下來的換新機月租優惠方案,不一定比較划算;建議可不要綁約,單買空機,來省下更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