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包裡的內容物,顯示著每個人的性格。例如集點卡和折扣券,代表著「想得到好處」、「不願吃虧」,信用卡則可炫耀身分、展現地位……,上述種種,清楚訴說著每個人的心理狀態。我們必須正視皮包裡的空間,與塞在裡面的廢物一一對話,同時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
容我唐突地請問,各位的皮包是不是塞滿東西,鼓得不像話呢?皮包裡有許多發票、收據、健保卡、集點卡、優惠券和折扣券……。就連一年使用不到幾次的圖書館借書證,都放在裡面,而且還有很多張銀行提款卡和信用卡。
因為每次想到要用的時候都找不太到,所以才會全部收在皮包裡。有時候在商店裡結帳,因為皮包太亂而找不到需要的東西,造成後面大排長龍而手忙腳亂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皮包的空間本來就不大,有些人還會在裡面放進錢財以外的東西。
皮包就是金錢的家。我們待在一個堆滿物品的家裡,會導致心情鬱悶。因為在家裡也無法好好休養,只好硬是編個理由外出,到處閒晃也不願回家,在無意識中離家愈來愈遠。相對的,如果家裡環境舒適,每天自然就會迫不及待想回家。
這個道理也可以套用在錢財上。一個鼓脹雜亂的皮包,錢財待在裡面也會感到心情不好。既然心情不好,就不會想要長期待在裡面,而且也不願意回到皮包裡。
「錢財不會有自己的意識」,這麼說確實也沒錯。但是,使用金錢、擁有皮包的我們,是擁有意識的人。皮包的狀況代表著我們「是否重視金錢」。
我不想成為一個錙銖必較的人,而且希望自由自在使用金錢。這樣的態度,聽起來似乎和「重視金錢」的論點背道而馳,但實際上,正因為重視錢金,才能達到經濟上的完全自由。
進入皮包的金錢,就像是來自己家裡拜訪的重要客人一樣,離開皮包的金錢,我們也必須像貴賓一樣恭送。減少家裡的垃圾和廢物,才能創造擺放新物品的空間。物品能夠順利循環,住在裡面的人,心靈和身體才會健康。
同樣的道理,把金錢的家(也就是皮包)整理乾淨,才能創造出流通管道,資金的循環也會更加活躍。如此一來,我們也就不會一味地執著於金錢的去留。
健保卡只有去醫院的時候才放進皮包,信用卡只需要放最常用的一張,不要拿便利商店的集點卡。這麼做,就能讓皮包裡的空間變得舒適。
有些人會隨身攜帶幾十張商店贈送的集點卡,但我實在不懂集點可以得到的優惠,到底有什麼魅力?集點確實可以獲得贈品,或是買東西可以享受折扣,這些都是集點的好處。話雖如此,多數人只顧著集點,卻從來不去了解能夠得到什麼贈品或優惠。
不知道優惠,只是一味地集點,有時候會為了集點而購買不需要的商品。說得誇張一點,簡直就是活在點數的束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