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追求安樂死,過去的「善終」卻超嚇人!不管病多重,都要大放血、倒腐蝕物在皮膚上…

2017-10-23 10:56

? 人氣

在今天,愈來愈多國家和地區把安樂死合法化;善終服務、紓緩治療也成為全球醫療發展的一個大方向。安樂死和善終服務,希望達到的目標,都是要減低重症病人的痛苦,以達致善終(Good Death)。它們都反映現代人對善終的想像──死得舒適。(首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在古代,卻是另一回事。

斯威本理工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的歷史學家馬哈爾 ( Caitlin Mahar)便於澳洲學術網站The Conversation撰文,講述一段關於善終的歷史。安樂死的英文euthanasia,源於古希臘文,意思是善終、好的死亡。

01.jpg
(圖/Outside提供)

在十九世紀末以前,善終有濃厚的宗教意味,指虔誠的死亡、得到神祝福的死亡。在以前,西方有所謂死亡的藝術(ars moriendi , 即art of drying),有一些指南,引領病人祈禱、以及說明人死前應有的態度和行動,令病人通往救贖。

02.jpg
(圖/Outside提供)

早期西方人對善終想像,源自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受難奉獻的景象。故此,善終不代表死得舒適。人們認為,死前的痛苦,是對人的罪孽(Sin )的懲罰,而這種痛苦,能救贖病人,令他們超越肉體和物質界限,回到天主的懷抱,就像當年耶穌基督受難一樣。

同時,病人臨終前的痛苦,也是考驗朋友、親戚甚至陌生人的德性和善心。探望和照顧垂死病人,被視為社區責任,男女老幼都要為提供病人物質和道義上的支持。

03.jpg
(圖/Outside提供)

所以,死亡是一件十分宗教性的事情,醫生一般不會在病人臨終時陪伴在側,也不會協助減輕病人痛苦。在未有麻醉的年代,醫生甚至是病人的痛苦根源——手術是非常痛苦的,而且醫生會採用一些歷史上惡名昭彰的方法醫治病人,例如大量放血、以腐蝕性物質傷害皮膚。他們普遍認為,痛苦有治療作用,所以刻意增加病人痛苦。

04.jpg
(圖/Outside提供)

到十九世紀,西方文明以理性主義、科學思維主導。人們認為,痛苦是一個異常的生理現象,而非一個靈性救贖的過程。人死前所受的痛楚,應得到更多的治療。於是,醫生開始取代教士和家庭,接管了照顧垂死病人的任務。

在十九世紀中,麻醉學得到革命性的發展,加上皮下注射器(Hypodermic Syringe)的誕生,醫生廣泛利用止痛藥來照顧病人。

06.jpg
(圖/Outside提供)

曼徹斯特大學的醫療史專家雪露(Stephanie Snow)觀察到,由於麻醉學的進步,大大改變了十九世紀人們對痛楚的看法。他們對痛楚的經驗,令他們覺得痛楚是具破壞性的、敗壞的東西。於是,痛苦開始與一些不道德的概念扣連,如殘忍、異常。人們意識到,要致力令人(尤其是小孩)免於痛苦。

到1870年,英國商人威廉斯(Samuel D Williams)第一次提出「醫學安樂死」(Medicalized Euthanasia)的理念。威廉斯指出,當病人患上不治之症,面對極大痛苦時,若果病人有所要求,醫生有責任以哥羅芳(Chloroform)或者其他麻醉物令他們立即失去意識,並讓他們快速而無痛地死亡。威廉斯的意念,把對無痛善終的追求推到極致,所引發的爭議和討論,延續至今。

參考資料/ConversationGoogle Book
文/BILLY TONG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Outside(原標題:何為「善終」?西方史上的變遷)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