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抖內直播主的時代,單身老榮民都如何排遣寂寞?揭「紅包場文化」背後的老兵故事

2020-07-14 16:41

? 人氣

民國六、七十年,一些更新潮大膽的娛樂興起,例如清涼的流動式歌舞團、辛辣的「牛肉場」、地下舞廳、餐廳秀場等等,歌廳則維持著舞台上下的距離和賓主禮儀,豪華大型歌廳因而衰落、逐一退出市場,只有中大型平價親民式歌廳還在苦撐。不過到了民國七、八十年,政府開始取締上述情色場合,歌廳又迎來了第二春,蓬勃興旺更甚從前,光在西門町就有十六家歌廳同時營業,還不包括附設舞台讓歌手演唱的西餐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階段的消費者主要是外省籍的現職或退休軍公教人士,退休的榮民老兵尤其多。書中訪問的多位歌手,都提起了她們與榮民老兵的相互關懷照應,至今還是感念著當初非常照顧自己的長輩伯伯。

當時很常見的情況是,許多榮民老兵遷台之後舉目無親、孑然一身,便經常到歌廳聽老歌,大家聚在一起,漸漸地把歌廳當作第二個家,把歌手當作女兒和家人一般關心照顧;而當他們逐漸老去、離世,歌手也會照料後事、出席告別式、甚至披麻戴孝,展現父女情誼

另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某年夏天颱風頻繁來襲,但歌廳、西餐廳都會接到電話希望能照常營業,老闆和歌手一方面感謝他們捧場,一方面心疼這些孤家寡人的長輩在風雨天沒有其他去處、在家又獨自淒清,便也不放颱風假了,風雨無阻地相聚,一如他們在這時代的風雨飄搖中彼此扶持。

最初,歌廳和西餐廳都是聘請歌星登台演出,給予優渥薪資,也不要求歌星招攬賓客消費。然而,隨著環境和時代的改變,政府開放軍公教人員赴大陸探親,榮民伯伯逐漸年邁、行動不便、凋零,西門町各家歌廳和西餐廳的生意都差了許多,因此有了調整轉變。首先是開始供應酒精飲品,歌廳逐漸從休閒娛樂場所變成交際應酬的場所。其次是實施「茶單」制度,讓歌手承擔賓客的飲食消費,而賓客則包高出消費金額的紅包交給所捧場的歌手,多出來的金額即是鼓勵,這便成了「紅包場」的由來。由於這樣的紅包和業績壓力,歌手也比從前更加頻繁地與客人互動、交流、拉近距離。

閱讀《迴盪在西門町的歌聲:紅包歌星的故事》,對歌廳的演變、紅包場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然而,很可惜的是,書中雖然訪問了十三位資深歌手,描寫每位歌手的方式卻太過相近,每一個都歌藝了得、氣質出眾、人緣極佳、熱心助人,除了擅長的曲風和個人經歷略有不同,沒有明顯特色,人物顯得扁平。此外,由於對歷史的描述和觀察夾雜在各個歌手的篇章中,前後有些紊亂、內容上也多有重複。讀完之後,又在網路上看了幾個訪問紅包場歌手的新聞和節目片段,一切才更立體鮮明了起來。

如今,西門町的歌廳僅剩兩三家苦苦經營。紅包場文化就快要走入歷史,不過,其中的本質和人性或許仍傳承了下來 ── 現今的追星、直播donate、甚至交友軟體,也許都算是相似的變形 ── 因為每個時代都有風雨飄搖的時刻,以及許許多多,漂泊、孤獨、正在尋找歸屬感的人們。

文/ 黃郁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標題:文化閱讀|歌舞廳時代的逝去,《迴盪在西門町的歌聲》)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