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總統在德州達拉斯的迪利廣場遭暗殺身亡,從此達拉斯被稱為「憎恨之城」(The City of Hate)。如今,甘迺迪之死已過半世紀,達拉斯還在努力擺脫惡名,擺脫這個沉重的歷史包袱。
甘迺迪遇刺當日被稱為「達拉斯最黑暗的一天」,在50萬市民睽睽眾目之下,一顆子彈擊碎甘迺迪頭蓋骨,血濺迪利廣場,畫面經媒體發酵後,成了美國人最鮮明的恐怖記憶。
*達拉斯愛心計畫
今年適逢甘迺迪遇刺50周年,達拉斯大手筆舉辦相關紀念典禮,市長募集300萬美元,典禮規模空前。非營利藝術組織29 Pieces則提出「達拉斯愛心計畫」,要將3萬件學童的美術創作,散佈於達拉斯的各個角落。
活動策劃人布萊森表示,「我們想要對外界傳達一個訊息:憎恨之城並不是達拉斯的準確描述。達拉斯有許多人努力以行動體現人性最美好的本質。」《達拉斯晨報》也特別出刊「JFK50」,還原這個震驚全世界的事件,並探討它對達拉斯人的影響與意義。
*逝者已矣 來者可追
達拉斯人不斷反思甘迺迪遇刺事件,1989年啟用「迪利廣場6樓紀念館」,這座建築物的6樓,就是當年槍手奧斯華的伏擊位置。如今每年有32萬名訪客,站在當年奧斯華扣下扳機的窗邊,凝視著下方景物依舊的迪利廣場。
達拉斯第一位黑人市長柯克指出:「達拉斯就像個小型國家,我們齊心努力追求卓越……如果你願意到達拉斯區逛一逛,你會發現這個城市充滿豪情壯志,這些正面能量其實從以前就存在,只是不為人知。」
雖然德州仍是許多極端主義的大本營。去年歐巴馬勝選連任,德州便有人遞出請願書,要求脫離聯邦。諸如槍枝管制或同性戀者權益等議題,德州人立場相對保守。但是同樣位於德州的達拉斯,卻時常能以較開放的態度看待這些議題。
達拉斯郡警長瓦爾迪茲對這番變化有深刻感悟。這位女性、拉丁裔、蕾絲邊警長指出,早年她的特殊身分曾遭受許多敵意,不過近年來她感到許多改變,她說:「好樣的!希望這50年的改變能真正產生結果。」
《達拉斯晨報》JFK50專題報導:http://www.dallasnews.com/news/jfk50/

非營利藝術組織29 Pieces則提出「達拉斯愛心計畫」,要將3萬件學童的美術創作,散佈於達拉斯的各個角落(取自網路)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本週
4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1,135
為何台灣房價始終降不了?他們30年看遍弱勢租客血淚,道出政府最嚴重失能
「每年都有可能要搬家,這件事真的滿可怕的……我們期待的是,租屋市場可以穩定到讓大部份人覺得『我不買房子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