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取代性高,就活該領低薪?在韓工作的她,點破韓國競爭力電爆台灣的關鍵

2017-04-24 17:13

? 人氣

升遷困難、加薪無望,真是因為「選錯行業」?某知名周刊社論表示,一名42歲行政女主管月領5萬,跳槽投百封履歷幾乎石沉大海、最高只開35K,原因在於「選錯行」,並表示女性通常對加薪較無企圖心。

這篇文章讓一名在韓國工作的OL感到相當不滿,身為七年級生、出生藍領家庭、靠努力拿下韓國主管職,她認為問題根本不在「選錯行」,而是台灣與韓國之間,很難填滿的一種差距……

年輕人努力拿不到高薪,真的是因為工作太容易被取代?

我承認有些工作的確領不到高薪,這當然跟取代性有相當大的關係。當你從事著任何人都能輕易取代的工作,相對來說的確薪資相對來說會較低。要說這些工作沒有升遷與加薪也並不完全正確,畢竟行政職仍舊會依照年資反應出等級,至少他當到行政姥姥底下還是有一群行政軍由他支配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的確相對於專業性更高的職缺,行政人員加薪幅度與升遷較有限,不過拿總經理跟清潔員舉例並不妥當。同薪同酬的定義似乎被扭曲了。

身為女性,最為在意的是為何做了一樣的工作,連職稱都是一樣,然而同樣是業務經理的狀況,對方甚至是自己的業務代理人,薪資卻有所差異。

另外我們在意的是,為何年輕人再怎麼努力,換來的卻可能還是低薪?的確每個世代都有成功與失敗的人,的確成功的人懂得找方法,這世界上仍有許多七、八年級生很努力上進,希望尋求一點未來與出口,然而,當我們無法踏出國門冒險、因為現實因素只能工作時,為何最終只能淪為低薪台奴?

那個看輕台灣人才的惡魔不是別人,而是同樣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勞方。我不是要妖魔化勞方,也不是想創造對立,只是不懂為何存在制度性的問題沒有獲得妥善解決,問題最後矛頭依舊轉向「因為年輕人不努力」——這世界絕對有一些是連你我都看不下去的「年輕人」,同樣的也存在著一群你我看了都覺得替他感到可惜的「年輕人」。

我不是專家,只是個七年級生,一個被譽為草莓族的七年級世代,而這個社會即將由七年級開始領軍成為中堅世代。你說,我們能期待些什麼?亦或是能改變些什麼?我們只會拿別的國家比較顯現台灣並沒有性別差異問題,但我們這樣自我呼呼、拍手的狀況,並不會改變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我很贊同剛進職場要選對工作這點,只是你我年輕時,具體知道什麼是「對的工作」嗎?

我記得我剛出社會,懵懵懂懂的,要說我有想法,好像就只是比別人心思更細、想更多而已。這是個用嘴巴講人人都懂的道理,然而對一個社會歷練還不夠的新鮮人而言,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這中間也存在一個很大的盲點,文中舉例,程式人員平均作一年半就跳槽,即使加薪5千也寧可跳到新公司,因為新公司加他一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