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賣書給讀者?獨立出版社、書店對話,聚焦善用社群行銷走過「出版寒冬」 

2019-02-12 23:50

? 人氣

對於社群時代的閱讀活動,劉定綱則認為,閱讀並不是跟滑手機互斥,而是因為閱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是跟所有其他的活動互斥,閱讀需要自己的時間,但現在人掛在手機上,都是在跟人連結,或跟遊戲、陌生人等型態連結在一起,他認為,這種社群的連結,跟閱讀需要的孤獨是互斥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劉定綱進一步解釋,在社群時代,面對大眾會讓人反而想擁抱孤獨,會想回到自己的同溫層裡面,許多大型出版社在做的,都還是在面對大眾讀者,但他認為,分眾化才是社群時代該做的。

如何在社群引導大家討論書籍?

陳夏民則認為,社群媒體帶來的挑戰,並不是所謂閱讀或出版業獨自面對的,現在大家會泡在FB、IG上,在這過程中有些時候是快樂的,是在上面討論喜愛的事,除討論書外,也可能是韓劇或電影等。因此他認為要思考的是,怎麼樣讓書在社群媒體上面,能夠被引導到大家願意討論?這是需要技巧的,有些人已經開始在練習,透過Hashtag作品或出版社的名字,有意識地去推廣,讓它自然出現可以搜尋的地方。

陳夏民說明,另一方面是說,現在網路社群都是去中心的,不會像以前有aNobii這樣的網站,大家到上面去登記書櫃、書單,而是都在自己社群媒體帳戶上面玩,終究來講,還是離不開這個這個世界;就出版的立場來說,就是要用更有效的方式,把原本的自己人連結在一起。

陳夏民說,過往可能真的放太多的行銷概念在社群媒體上,想辦法讓讀者看到優點,要讀者趕快買,不過他認為,現在要稍微多一點點,就去思考設計出內容,來跟讀者、粉絲做出有效的連結,這件事情才會是社群媒體本身的意義。

劉霽則表示,社群網路對於閱讀與出版的關係,的確是兩面刃 ,獨立出版需要社群網路來宣傳,但社群也剝奪大家閱讀的時間,他認為,社群網路是一個溝通平台,但行銷是另一件事,社群可以當作表現風格、表現想說的話的平台,像以前的部落格一樣,不要當成行銷的工具,不能只依賴這個。

20190212_獨立出版聯盟今於國際書展,舉辦「出版寒冬」論壇。左起為奇異果文創創意總監劉定綱、季風帶書店負責人林偉地。(吳尚軒攝)
季風帶書店負責人林偉地(右)說,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能讀漢娜·鄂蘭,「所以我們是不是能更蹲下來,跟大家做導讀的工作?並從入門書開始往上堆疊?」(吳尚軒攝)

入門書導讀 「定位適合群眾」

來自馬來西亞,現於台北開設「季風帶」書店的林偉地則認為,華文世界都會有一種崇拜,認為書是很崇高的,但其實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能讀漢娜·鄂蘭,「所以我們是不是能更蹲下來,跟大家做導讀的工作?並從入門書開始往上堆疊?」他也談到,或許獨立出版社跟書店,可以像酒精濃度標示一樣,定位出適合怎麼樣的群眾。

新手書店負責人鄭宇廷則呼應指出,像他看日本鄉下的書店,他們只賣3種東西:通俗小說的文庫本、漫畫跟寫真集、香菸,書店就能活下來;書在那裡是一種通俗的、生活的感覺,這也表示,這個國家在底層的出版力很堅強,這樣就有很多底層的書,可以來養比較難的書。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