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專文:張藝謀和法西斯美學

2015-12-26 06:30

? 人氣

張藝謀《英雄》劇照。

張藝謀《英雄》劇照。

談到奧運會,人們不期而然想到1936年柏林奧運會和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因為兩場奧運會都是由專制國家主辦,開幕式都是宣揚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群體主義。而且兩場奧運會都是由當紅的御用專家導演拍攝,用藝術手段給「黨國強權」披上耀眼的輝煌、迷人的神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納粹德國,女導演萊妮.瑞芬斯丹(Leni Riefenstahl)拍攝的《三六年柏林奧運》,尤其是記錄納粹黨代會的《意志的勝利》,被視為法西斯美學的經典之作。

在共產中國,當紅導演張藝謀,則以拍出推崇秦始皇以強權、集權「統一天下」的《英雄》和《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影片,被欽定為北京奧運開幕式的總導演。

瑞芬斯丹和張藝謀雖然生活在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但他們卻有很多相似之處,比較兩者的異同,人們可以看出納粹美學觀對藝術家的影響,兩者的共性。

第一個類似:底層出身、個人奮鬥,到官方「加持」

近年美國出版了兩本有關瑞芬斯丹的傳記,一本是譯自德國科隆大學影視藝術史教授特林本(Jurgen Trimborn)所著的《瑞芬斯丹的一生》,另一本是美國學者巴赫(Steven Bach)寫的《瑞芬斯丹傳》。據這些傳記,瑞芬斯丹出生在柏林的一個底層家庭,父親是水管銷售員。但她從小就要出人頭地,16歲時,就曾飾演裸露的女孩角色,但電影完全失敗。隨後她轉向跳舞,曾和一個比她大19歲的粗鄙網球手同床,並學會了她後來的信條——利用男人達到自己目的。一個猶太銀行家曾愛上她,她拒絕結婚,但樂見這個銀行家出錢出力幫她跳舞出名。她自我奮鬥,但不斷受挫,還一度膝蓋受傷,使舞蹈生涯無法繼續。直到她在電影《高山》的演出默契了希特勒的納粹美學,她才開始大紅大紫。

希特勒說,「我一生在電影中看到的最美麗景色,是瑞芬斯丹在《高山》的海上跳舞。」因為希特勒從中看到了這個女人的偶像崇拜,權力崇拜,和征服欲。所以希特勒掌權後,瑞芬斯丹就成了納粹藝術宣傳的首席指揮,更是法西斯美學的展示者、闡述者,並藉此達到了她藝術和聲望的頂峰。

希特勒與瑞芬斯丹。
希特勒與瑞芬斯丹。

張藝謀也出生在社會底層,並在上山下鄉、工廠勞動時吃了苦頭。後來進入電影學院,靠個人奮鬥出頭,早期作品曾帶抨擊制度的色彩,也描寫荒唐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的悲慘命運。他靠在國外獲獎成名,卻在國內受挫,好幾部電影都曾被當局禁映。後來其作品則越來越「規矩」,到拍出和官方意識形態完全默契的《英雄》、《秦始皇》(戲劇)、《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就已成為官方導演,到出任奧運開幕式總導演,其地位則竄升到影視宣傳的「紫禁城總教頭」地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