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金馬衝突過後 台灣影業往何處去

2018-12-09 06:30

? 人氣

在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傅榆(左)說了,「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台灣人最大的願望。」(資料照,AP)

在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傅榆(左)說了,「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台灣人最大的願望。」(資料照,AP)

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得到最佳紀錄片獎的導演傅榆一句:「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台灣人最大的願望。」掀起風波;緊接著上屆影帝涂們以「中國台灣、兩岸一家親」回應,引發兩岸網民政治認同大戰。此爭議再加上本屆大陸電影得到多數金馬獎項提名,讓台灣社會掀起「到底是金馬獎還是台版金雞、百花獎」的爭議。台灣人對此議題產生複雜的情緒,除了國族情緒發洩外,更深層的意義則是台灣人對本土電影產業的停滯感到焦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陸片「超港趕台」  引發社會焦慮

今年入圍金馬獎的影片中,大陸方面包辦高達61項提名,強壓台灣(43項)與香港,加上近年來台灣電影產業人才出走台灣,「北漂」大陸的消息不斷,造成台灣娛樂圈空轉,即便資方有意投資拍攝本土電影,但在產業惡化、人才流失的惡性循環下,台灣已出現人才斷層,除了沒有可號召票房的紅牌明星外,也罕見世界水準的電影編劇創意,更遑論高資本投資的巨型商業電影能在台灣本土生根。

勤業眾信(Deloitte)曾發表《從虛胖到結實:中國電影經歷「成長的煩惱」》報告,提到中國大陸電影產業發展的幾項趨勢,其中一個就是「『大製作』電影呈上升趨勢」,尤其「自2016年開始,前十大院線電影中,上億人民幣投資的影片已佔八成」;相對於大陸產業能提供鉅額資金投資影片,台灣對電影資金的投注無法比擬。據台灣文化部出版的《2016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影、電視及廣播產業》,2016年製作成本大於1億新台幣的台片僅15.38%,這在「沒錢就萬萬不能」的影視產業界,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要害。台灣電影產業之所以如此萎靡,原因在於官方的產業政策無法擺脫意識形態桎梏,「政治考量先於商業考量」的非專業因素干擾下,更不可能快速建立起電影產業的根基。台灣社會年復一年地討論「金馬獎存廢」,僅止於民族主義的情緒發洩,並未深刻體認到電影產業的沉疴而提出建設性反省。至於為何政府無法擺脫意識形態的桎梏?從其電影政策面處處凸顯對大陸的抵禦和排斥,就可看出。

台灣電影政策  無法「藝術歸藝術」

此次金馬獎出現一個很有趣的畫面——金馬獎主持人陶晶瑩在主持過程中,向文化部長鄭麗君丟出一個問題:「是不是能夠讓每年入圍的電影,給更多人看到?」點出了台灣對大陸影片設下「配額限制」的陳年問題;第53屆金馬獎典禮中,香港導演陳可辛也在台上幽自己一默,稱其監製的《七月與安生》,全台僅有金馬獎評審看過,之後該片又打破紀錄,拿了兩位最佳女主角獎,卻因沒抽到配額而延遲上映,引發台灣社會對陸片配額政策的討論,但此風波僅止於討論,並未在政府政策上產生什麼決定性的改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