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日本的關稅談判備受國際關注,日本政府5月20日已著手展開協調,擬由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赤澤亮正23日起再度訪美,並於美國當地時間5月23日與美方展開第三輪關稅談判。預計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不會出席,改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負責協商,也可能分階段進行談判。
日美新一輪關稅談判登場,赤澤亮正再度訪美
日本知名中國研究專家、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教授加治宏基向《風傳媒》表示,早在2019年時,即川普第一任總統任內,美日即簽署第一份貿易協定,交換條件為美國不對日本汽車徵收高關稅,以換取日本降低對美國牛肉和豬肉的關稅。然而,川普重返白宮後擬推新關稅方案,已違反過往這項協議。
而對於先前中國與美國談妥貿易協議,互相大幅降低關稅115%,是否會影響到美日這一輪的談判結果?加治宏基認為,美俄關係更具關鍵性,可能比先前美中關係的變化,更能決定美日談判的結果。他解釋,川普這次出訪阿拉伯國家,取得了2兆的協議成果,把阿拉伯國家遠離俄羅斯,拉向美國一邊,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京要與烏克蘭重啟停火談判。

相較之下,加治弘基指出,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約為700億美元,相較之下,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約2,960億美元,中國是日本的4倍。他相信,對於「重經貿、輕聯盟安全」的川普政府來說,日本的存在感比起中國來說,就變得「更小」了。
美日貿易逆差懸殊,日本角色恐被邊緣化
日本共同社20日報導,赤澤20日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指出,「從美國時間19日起正在進行面對面的工作磋商」。據了解,日本外務省和經濟產業省官員也參與了磋商,而日美兩國能否通過部長級談判為達成協議鋪平道路,也成為焦點。
而對於美日談判的結果,是否會影響到自民黨的後續政局,加治宏基向《風傳媒》解釋,日本民眾並不期待石破茂內閣政府在7月的日本參議院選舉前,可以取得外交成果。但相反的是,若出現價格問題,特別是已節節上漲的稻米價格,確實會影響到日本民眾的投票行為。而且在此之前,日本民眾已對美國關稅問題、以及物價上漲十分擔憂,已要求日本政府做出改善。

米價成選戰焦點,政壇風暴恐將爆發
由於米價高漲和自民黨政府農業相江藤拓繼先前的「失言」問題,恐讓日本政府再度出現「政壇風暴」。根據日本共同社5月17日至18日進行的電話調查結果顯示,石破內閣支持率為27.4%,較上次4月的調查下降5.2個百分點,刷新了內閣上台後3月調查結果27.6%的最低紀錄。此外,石破茂內閣的不支持率達到了55.1%。
日本媒體也報導,江藤拓18日在日本佐賀市發表演講時,就持續高漲的米價稱:「(我)從沒買過米。支持者們送了很多,在我家的食品庫裡,簡直多到可以出售」。但在日本民眾苦於生活負擔加重的背景下,致力於穩定米價的官員發表這種言論,遭到輿論的強烈批評。 (相關報導: 為何賴清德支持度暴跌?日學者小笠原曝與這人有關:連帶衝擊綠營大罷免 | 更多文章 )
但石破茂在20日的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他仍打算讓日前失言的江藤拓繼續任職。但《共同社》認為,如果日本輿論的批評不能平息,隨著6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和夏季的日本參議院選舉臨近,日本執政黨內部的不滿勢必將加劇,且日本在野黨將加大追究責任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