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巨頭輝達14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將與台積電、鴻海、緯創、矽品等製造夥伴合作,在美國設計並建造工廠,首次實現完全在美國境內生產AI超級電腦的目標。該計劃將在未來4年投入5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6.2兆),除了在亞利桑那生產與測試最新一代Blackwell晶片、預計明年更要在德州建造AI超級電腦,這也是輝達首次在美國本土生產AI超級電腦。
輝達(Nvidia)的Blackwell晶片目前已在台積電亞利桑那鳳凰城的晶圓廠生產,輝達還要在德州興建兩座生產超級電腦的工廠,分別位於休士頓(與鴻海合作)及達拉斯(與緯創合作),預計未來12至15個月就可進入量產。輝達在新聞稿中指出,AI晶片與超級電腦供應鏈極為複雜,需要最先進的製造、封裝、組裝和測試技術,因此輝達決定與攜手矽品精密工業(SPIL)與美國的艾克爾科技(Amkor)合作,在亞利桑那州進行封裝和測試作業。
輝達預計在未來四年內,透過與台積電、鴻海、緯創、Amkor及矽品的合作,在美國生產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這些全球領先的企業將與輝達深化合作關係,拓展業務版圖、強化供應鏈的韌性。
輝達的AI超級電腦被譽為新型數據中心的核心引擎,這些數據中心專為AI處理而設計,類似於支撐新興AI產業的「AI工廠」。預計未來幾年將建造數十座「吉瓦級AI工廠」,製造輝達的AI晶片與超級電腦將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全球AI基礎設施的引擎首次在美國建造。新增美國製造業務將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AI晶片與超級電腦的巨大需求,增強供應鏈的韌性,並提升我們的應變能力。」輝達強調將採用其先進的AI、機器人技術以及數位孿生技術來設計與營運這些設施,包括利用NVIDIA Omniverse創建工廠的數位孿生模型,以及使用NVIDIA Isaac GR00T打造自動化製造的機器人。
《華爾街日報》指出,輝達的聲明顯然會讓川普政府很高興,因為川普政府借重關稅促進美國製造業的成長,而這些在美國生產的產品完全無需繳納關稅。但目前仍不清楚輝達的決定將刺激多少AI製造業務移回美國,也不清楚輝達是否真的能在本土製造大量先進設備。目前輝達大部分的AI伺服器並非由輝達製造,而是由亞洲的許多設備製造商生產。川普宣稱在輝達一事取得勝利,「他們正以最大規模回到這裡,帶來數千億美元,不是幾百萬美元、而是數千億美元。我對此感到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