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公式簡直一派胡言!」德國之聲:對等關稅根本不對等

2025-04-13 13:12

? 人氣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宣佈新關稅。(美聯社)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宣佈新關稅。(美聯社)

4月2日,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向滿場觀眾宣布新一輪關稅措施的細節時,特別強調了「對等」這個詞的含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對世界各國實施對等關稅,」他說,「對等,意思是:他們怎麼對我們,我們就怎麼對他們。很簡單,不能再簡單了。」

川普上周宣布了兩項主要關稅措施:一是對幾乎所有來自各國的進口產品徵收10%的關稅;二是根據一個主要以貿易逆差為依據的公式,對不同國家加徵「對等」關稅。

川普及其經濟團隊一再堅稱,這些「對等」關稅只是為了讓美國出口商面對與他國出口商相同的貿易壁壘。

計算公式有缺陷

然而,多位經濟學家、銀行及金融機構指出,這些關稅並不真正「對等」,而且川普團隊用於計算關稅的公式在經濟上幾乎沒有意義。

「他使用的那個公式簡直是一派胡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經濟顧問比爾·雷恩施(Bill Reinsch)對德國之聲表示。

「所有人都知道那是胡扯,與他們原本承諾的目標毫無關係——原本說的是要『對等』,並考慮實際的貿易壁壘,包括關稅以及非關稅壁壘。但根本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們對此做出過哪怕一絲絲努力。」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全球貿易問題專家道格·歐文(Doug Irwin)表示,從多方面來看,這些關稅都顯然不具備「對等性」。

他指出,白宮使用的計算方法甚至沒有考慮其他國家的關稅水準,僅僅是將美國與某國的商品貿易逆差除以美國從該國進口的商品數量。

彼得森還強調,美國對一些本身已經與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也加徵了「對等」關稅,例如智利、澳大利亞、秘魯和韓國。

「這些國家本來就已經是對等的——我們不對他們收關稅,他們也不對我們收。」 彼得森對德國之聲表示,「真正的問題是,這些所謂的『對等關稅』根本不是基於外國的貿易壁壘,而是基於美國的貿易逆差。這才是他們用來推斷貿易壁壘的指標。」

「對等關稅」其實一點也不對等

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支持了多位經濟學者的觀點,即川普的「對等」關稅事實上遠高於許多國家對美產品徵收的關稅。

其中最顯著的例子是中國。早在川普2017至2021年首個總統任期內,北京就是其關稅政策的主要打擊對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並非毫無道理,因為中國對美國產品徵收的關稅確實一直較高。

然而,現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新一輪高額關稅,已使美方的稅率超過了中方。據估計,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已達到約75%,而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平均稅率為56%。與此同時,在中國宣布34%反制關稅的背景下,普威脅將現有關稅再提高50%。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