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台積電赴美 賴清德不如澤倫斯基

2025-03-06 06:20

? 人氣

2025年3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商務部長盧特尼克、AI與加密貨幣沙皇大衛・薩克斯在白宮羅斯福廳召開記者會。(美聯社)

2025年3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商務部長盧特尼克、AI與加密貨幣沙皇大衛・薩克斯在白宮羅斯福廳召開記者會。(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的字典中沒有「雙贏」兩個字,他奉行的是零和的世界觀,不然就不會認為全世界都佔美國的便宜,也不會動輒就祭關稅懲罰友邦;所以,當台灣政府硬要將台積電赴美擴大投資形容為雙贏或甚至美化為「利多」時,川普可能是第一跳出來反駁「雙贏說」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果然,川普在第二天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演說中就得意洋洋的說,這次讓台積電到美國投資設廠「我們沒有給任何一毛錢」,這完全是因為台積電不願意支付關稅,所以選擇到美國設廠。當然,川普也許不相信雙贏,但他篤信也實踐所謂的Quid pro quo(交換、一物換一物)原則,然而,在這次美國史上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中,台灣或台積電「交換」到什麼?最悲哀的現實可能是,川普只不過創造了一個尚不存在的關稅威脅,就讓台積電大讓步。Quid pro quo是一次性的交換,沒有其他附帶或隱涵的義務或條件,台積電的核心技術就如此輕易被一次性「交換」掉,難怪川普要覺得自己是天才,深諳「交易的藝術」。

就如同川普不喜歡多邊組織、寧願以雙邊方式壓迫對手讓步一樣,川普顯然也寧願只跟企業打交道,就如這次川普與台積電聯合記者會中,台灣政府角色即使不是不存在,也只是中美大國博奕的「背景」,當記者詢問有了台積電,就可以讓中國拿下台灣的衝擊降低時,川普難得有點同理心的承認這是「毀滅性」的,但也承認有了晶片,美國就有很大的影響力。在這場記者會中,台灣的安全完全未被提及,對於一直將台積電當成矽盾的台灣人而言,在心理上就是巨大的失落。

在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值得拿來對比,同樣「弱國無外交」,但他至少在公開場合當面嗆川普和副總統凡斯,力爭烏克蘭簽下協議後的安全保障,台灣政府則是自我安慰的美化台積電赴美投資一事,明示或暗示投資扮隨而來的是對台的安全保障,這一點同樣可以和烏克蘭對比,澤倫斯基要求的是公開及正式的承諾(雖然也可能會不算數),川普政府在破局之後的說明是,只要美烏簽了礦產協定,美國會保護礦區,所以也算是一種安全保障,這樣的說法當然無法取信於人,相對的,台積電赴美投資比烏克蘭不清不楚的礦產是更大更具體的利益,但是卻連這樣一句隱涵的安全保證都沒有;民進黨政府經常高唱「台美關係堅若磐石」,但國人現在才發現,原來台灣地位還不如烏克蘭!或是台灣的領導人不敢如澤倫斯基那樣捍衛國家的利益,總統賴清德最愛講的國家主權,在這次川普和台積電的交易中,完全不見蹤影。

賴政府也許無能對外爭取權益,但綠營或側翼卻長於對內認知作戰、偷換概念;台積電過去不但被譽為護國神山,在民進黨政府執政沒有多少亮點的台灣,台積電也被美化成台灣進步成功的精神象徵,綠營執政縣市以爭取台積電設廠做為政績;然而,台積電在川普政府軟硬兼施下擴大赴美投資,親綠側翼人士一夕之間換上不同標準,盛讚台積電是為了接近市場而提前布局(其實台積電以美國為主要市場已久);台積電瞬間從台灣矽盾轉身為國際性的企業集團,換句話說,當川普政府等華府人士認為台積電其實比台灣還重要(經濟學人曾經如此形容),川普在華府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共同舉行記者會,台灣人何德何能共享這分榮譽,魏哲家並不是中華民國的領導人,在川普眼中,魏哲家就是台積電這家成功企業的負責人,川普在意的是台積電擅長的高階晶片,並不是台灣,所以台積電若有一天變成美積電,站在美國立場,川普顯然樂觀其成!

然而,台灣立場為何?當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設立晶圓廠、甚至打算設立台灣以外的研發中心,川普宣稱能為美國創造至少2萬個就業機會時,這些都是對美國的利多,台灣換到什麼!川普笑得開心,因為這確實不是一場雙贏的交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