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三接站堅不遷址台北港 下周三環評再議

2018-09-26 23:15

? 人氣

中油認為,三接站遷到台北港,腹地不足,自可行性研究、環評到工程,需耗費15年,緩不濟急。圖為中油董事長戴謙今出席環評大會。(顏麟宇攝)

中油認為,三接站遷到台北港,腹地不足,自可行性研究、環評到工程,需耗費15年,緩不濟急。圖為中油董事長戴謙今出席環評大會。(顏麟宇攝)

中油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26日二度進入環評大會,本次會議上著重開發單位與旁聽民眾的意見表述,閉門會議與決議都將留待下次環評大會再進行。然而席間民眾環團發言踴躍,十多人輪流表達意見,環評委員王玠巨表示,下次中油應針對民眾的提問逐頁回覆。那麼下次究竟還算不算閉門會議、是否會開放民眾旁聽,環保署長李應元僅說一切會照正當程序進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天的環評會議上,開發方中油依然由董事長戴謙領銜,向委員報告「迴避替代修正方案」的內容,經濟部則是次長曾文生代表坐鎮,能源局派副局長李君禮重申建置三接站在能源發展上的必要性;環保署長李應元時隔2年第三度親任大會主席則是另一焦點。

不少在地居民、環團代表、研究學者一起與會,表達反對之意。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從去(2017)年5月初就投入大潭藻礁生態研究,今再次表示,中油觀塘案中位於外海的接收港無論如何都會改變現有的海流、潮汐與漂砂,進而衝擊當地藻礁與生物棲息的環境,一旦開發後,再多的生態復育、人工魚礁都難以挽回。

陳昭倫舉例,過去在高雄西子灣柴山海域近岸也曾有許多柴山多杯孔珊瑚分布,後來卻因附近建造離岸堤導致泥沙淤積,該處多株珊瑚遭掩埋而亡。

20180926-中研院多生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博士26日出席「中油觀塘案環評大會」。(顏麟宇攝)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三接站開發後,再多生態復育、人工魚礁都難以挽回當地藻礁棲息環境。(顏麟宇攝)

藻礁保育問題,中油從一開始的矢口否認,到如今越做讓步,戴謙簡報時提到,中油已在環境保護處下增設生態保育組,並完成「觀塘工業(區)港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的規劃,承諾將會逐年編列預算、進行友善棲地保育工作。

不過這樣的方案對於旁聽的桃園居民來說還是有諸多疑慮,主動發言的觀新居民之一質疑,「我要舉例,各縣市都有環保局,污水還不是照樣排。」該民眾表示,戴謙雖提出生態保育計畫,保證有錢、有人、有資源,但到時候究竟會安排多少人負責卻沒說清楚,對於實際的維護成效頗不信任。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學術召集人陳椒華則說,中油並沒有依《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的規定,對觀塘工業港周邊5公里以內,提供近一年內的海象、輸砂、水文、海域地形等調查報告,即便是資料最新的侵蝕漂砂,也只調查到2015年。

台北港替代方案 中油:腹地不足,需耗費15年

台灣港務公司和中油口徑一致,認為台北港腹地不足,評估需耗費15年時間;現有規劃的造陸地區以南碼頭來說,租給世紀綱作為離岸風電發展基地,雖旁邊還有空地也已不適合用作天然氣接收站。不過環評委員鄭明修仍堅持過去以來一直倡議的台北港方案。

而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認為,中油若真的顧慮能源安全和供氣穩定,就應該主動評估替代方案,而非一味想著通過觀塘港的環評。環評委員劉希平表示,在生態敏感地區開發投資,風險極大,即便通過環評,施工上也很可能因《野生動物保育法》、《水下資產保護法》及《海岸管理法》而造成工程延宕。

劉希平甚至建議,台北港和林口港都是潛在候選位置,既然中油沒有提起,或許可由台電提案,如此更不需透過中油購買天然氣,降低供電成本。

20180926-環保署長李應元26日主持「中油觀塘案環評大會」。(顏麟宇攝)
環保署長李應元時隔2年親自主持「中油觀塘案環評大會」,他自嘲道:「我本來就是主任委員,我是正宮耶。」(顏麟宇攝)

隔2年親臨環評會 李應元:我是正宮耶

此案歷時4小時的討論,最後大會決定散會,下周三(10月3日)再議。時隔2年再度出席環評大會的李應元自評,今天的環評應有90分,因為上次環評會議委員爭執不休,這次大會他才親自主持。當被問及下次會議是否再度擔任大會主席,李應元回應,如果有需要他的地方就會來,他自嘲道:「我本來就是主任委員,我是正宮耶。」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羿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