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慰安婦歷史傷痛、理解傾聽多元聲音—風傳媒與婦援會「慰安婦座談」紀要

2018-09-17 19:34

? 人氣

南韓大邱市大邱女子商業高等學校內和平少女像。(顏麟宇攝)

南韓大邱市大邱女子商業高等學校內和平少女像。(顏麟宇攝)

「慰安婦」不單是專有名詞,更是現實中與大家同樣活在當下的女性,而她們過去經歷的傷痛,時時警惕大眾歷史悲劇不可重蹈覆轍,長期關注「慰安婦」、家暴受害者的台灣非政府組織「婦女救援基金會」(婦援會),與前往南韓深度採訪「慰安婦」議題的《風傳媒》合作,16日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舉辦座談會,分享南韓與台灣在「慰安婦」議題上所做的努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對歷史、超越傷痛:超越國界的性暴力受害者-慰安婦專題報導

願意站出來發聲 「慰安婦」倖存者的一大步

「自從把婦援會整理的『慰安婦』倖存者資料轉換成文字出書,寫成《鐵盒裡的青春》之後,我之後都沒有辦法再寫書,因為太沉痛了」,《風傳媒》總主筆夏珍活動開場致詞時強調,婦援會為「慰安婦」倖存者的付出和努力相當偉大;而婦援會執行長范情簡述「慰安婦」運動發展史,提及當年台灣的「慰安婦」倖存者控訴日本暴行時,只能在黑布後方發聲,不願露面的情形。

慰安婦座談:婦援會執行長范情(郭丹穎攝)
慰安婦座談:婦援會執行長范情(郭丹穎攝)

由於當年社會風氣和傳統思想影響,「慰安婦」倖存者對於站出來指控日本的不人道行為有諸多顧慮,而在婦援會的陪伴下,這些倖存者逐漸勇於出面,告訴大眾戰爭帶來的痛苦,婦援會也提供她們心靈療程,協助她們走出傷痛,建立新的人生。針對台灣企業家許文龍2001年提到「慰安婦」是出於「自願」的說法,范情語重心長表示,這對「慰安婦」運動是一大反挫。

台韓不能完全類比 雙方面臨不同問題複雜度

范情解釋,「自願」去當「慰安婦」這個說法其實不可取,因性別不平等,女性可取得的經濟資源有限,加上多數受害者都是社經地位較低的族群,即使有少數所謂的「自願」,其實是大環境下的不得已,加上聯合國已認定的「軍事性奴隸制度」下,沒有自由,無法選擇工作待遇,無論「非自願」或「自願」,都是受害人,爭論自願與否並無太大意義。

針對南韓的「慰安婦」運動蓬勃發展,大眾也較關切,范情則說,南韓也有他們問題。每個地方都有各自面對的問題複雜度,台灣各族群有其各自的生命經驗和歷史背景,「慰安婦」議題往往涉入民族、國家認同、政黨抗爭框架中,無法看到戰爭下女性的處境,導致這個和每個人有關的議題被很多人忽視。

中國國民黨數周前在台南市黨部外設置「慰安婦」銅像,但日前遭到日本右派團體「慰安婦真相國民運動」幹部藤井實彥踢一腳後,隨即引發全國關注,而南韓至今已設立近60座紀念「慰安婦」的和平少女像,對此范情認為,設置銅像必須要再仔細討論,「這關係到銅像本身的意義、設置銅像的目的,以及能夠發揮的效果」,因此要有全盤的策略。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