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中華民國與以巴問題

2023-10-15 07:10

? 人氣

失去大陸後的蔣中正復國情節強烈,使他對猶太人更加同情,圖為1952年他在台北接見美國猶太籍退伍軍人協會會長金世保(Paul Ginsberg)。(作者提供,國史館照片)

失去大陸後的蔣中正復國情節強烈,使他對猶太人更加同情,圖為1952年他在台北接見美國猶太籍退伍軍人協會會長金世保(Paul Ginsberg)。(作者提供,國史館照片)

最近因為極端恐怖組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的襲擊,人們的視角又突然從東歐轉移到了中東。近年來以色列已大幅改善了與眾多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不過哈瑪斯在伊朗的支持下卻仍舊沒有放棄暴力抗爭的路線,相信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東仍舊不會安定。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抗爭,並不始自1987年成立的哈瑪斯,而是早從以色列建國當下的1948年就開始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共在毛澤東時代以「輸出革命」為口號,向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援助與道義支持,甚至許多哈瑪斯戰士,還會操石家莊口音的中文。《共產黨宣言》曾經在日本左派協助下翻譯成中文,《毛語錄》同樣是在日本赤軍協助下被翻譯成阿拉伯文,成為巴勒斯坦戰士的精神聖經。

巴勒斯坦獨立運動的精神,甚至還在同時代影響了台灣獨立運動,給予他們反抗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信念。獨派人士蔡吉源就以參與刺蔣案的黃文雄與鄭自才為例強調:「在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如果熱衷參加以色列總統大選它有可能建國嗎? 錯把他國(ROC)當我國(台灣)是本土台灣人的致命傷! 也是鄭自才和黃文雄兩位英雄所不願看到的結局!」

可見中華民國在冷戰時代的兩大威脅,都對巴勒斯坦獨立運動採取肯定的態度。那麼中華民國政府本身,對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乃至於整個阿拉伯世界的衝突又是採取什麼樣的立場?是完全的同情以色列、巴勒斯坦或者阿拉伯國家?還是在兩者之間採取折衷的關係?由於台灣在中東事務上缺乏真正的話語權,關於這個問題過去研究者並不多見。

在討論中華民國對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以前,首先我們要討論的是到底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世界的衝突能否整個被套用到冷戰時代美蘇對抗的架構中,才能得出一個結果。是否以色列就一定親美,蘇聯就一定支持阿拉伯聯盟和巴勒斯坦?先把這些問題釐清,才能夠進一步討論中華民國的角度是什麼。

20231013-以納粹德國空軍Bf 109為基礎打造的S-119,在第一次以阿戰爭中為以色列空軍主力。(作者提供)
以納粹德國空軍Bf 109為基礎打造的S-119,在第一次以阿戰爭中為以色列空軍主力。(作者提供)

宗教大於意識形態之爭

答案是否定的,以巴與以阿的衝突都不能夠被簡單套用到美蘇對立的冷戰格局之下,而是屬於冷戰全球兩極對立狀態下的區域衝突。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同時存在著烏克蘭人與波蘭人之間的種族戰爭、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意識形態戰爭以及東南亞人民試圖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一樣,並不都能歸納到同盟國與軸心國之間的世界大戰架構之下。

以色列、阿拉伯與巴勒斯坦三方,都有屬於自己的左派和右派,對於要在冷戰大格局中站在美國還是蘇聯的陣營各有看法。比如同時代的阿拉伯國家中就有親蘇聯的埃及與親美國的約旦,但是兩個國家在四次以阿戰爭中都結盟起來對付以色列。伊拉克在1958年經歷了一場政變,從原本的親美路線改採親蘇路線,但是反對以色列的態度卻到今天都沒有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