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中華民國與以巴問題

2023-10-15 07:10

? 人氣

20231013-1959年3月9日,蔣中正前往松山機場歡迎胡笙親王訪問自由中國。(作者提供,國史館照片)
1959年3月9日,蔣中正前往松山機場歡迎胡笙親王訪問自由中國。(作者提供,國史館照片)

改變中東格局的「黑色九月」

六日戰爭的霹靂表現,讓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B. Johonson)對以色列刮目相看,決定提供美軍最好的F-4幽靈式戰鬥機給以色列空軍。與此同時,接受約旦庇護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眼看約旦不斷失敗,「復國」的機會越來越渺茫,居然把暗殺目標鎖定到了胡笙親王身上。經歷了兩次失敗的暗殺後,胡笙國王受夠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下令約旦皇家陸軍向「巴游」開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約旦陸軍對巴勒斯坦解放軍的掃蕩從1970年9月開始,持續到1971年7月結束,因此得名為「黑色九月」。交戰的過程中,約旦皇家陸軍不只對巴勒斯坦解放軍和巴勒斯坦難民營開火,還與支援巴勒斯坦的昔日盟友敘利亞部隊交戰。這場戰鬥讓約旦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關係就此「回不去了」,也讓約旦幾乎與阿拉伯聯盟國家翻臉。

來自美國與中華民國的遊說,都遠不如巴勒斯坦對胡笙親王發動的兩次暗殺行動更能推動約旦跟以色列緩和。陳嘉尚在1971年3月22日發給總統府的報告中指出:「約政府軍兵力強大,武器精良,士氣旺盛,俱忠誠擁戴皇室,原不難一鼓作氣將巴游全部殲滅,惟因顧及部分阿拉伯國家對巴游之同情與支持,深恐操之過急造成外交困擾。」

最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被驅逐到了黎巴嫩,敘利亞的攻勢也被擊退,約旦親王堅決反對恐怖組織的態度贏得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M. Nixon)好感。美國向約旦提供經濟援助,也促使了約旦在1973年爆發的贖罪日戰爭,即第四次以阿戰爭中只派出象徵性部隊參戰,而且從頭到尾也只有23人死亡與77人受傷,實質上已退出了反以聯盟。

雖然並非真正推動約旦與以色列和解的主力,但是陳嘉尚與接替他擔任大使的王叔銘上將、陳衣凡上將都為此奔走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更重要的一點,是三任大使都是中華民國空軍出身,可見中華民國空軍在推動以阿和平方面也有過自己的貢獻,而且是在沒有發射一枚飛彈或者機槍子彈的情況下完成的,非常可貴。

可惜進入1972年以後,伴隨著尼克森訪問大陸以及美國和中共的和解,約旦也不再有必要顧慮華府的臉色而維持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1977年,胡笙親王還是從約旦本身的國家利益出發,追隨絕大多數的阿拉伯國家做出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決定。不過直到今天為止,約旦仍是阿拉伯國家當中和台灣關係最為緊密者。

20231013-台灣研發的雄風一型飛彈,就是來自以色列的技術。(玄史生提供)
台灣研發的雄風一型飛彈,就是來自以色列的技術。(玄史生提供)

一起淪為國際孤兒

進入70年代以後,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席位,還遭到了美國背棄,淪為國際孤兒。可事實上中華民國並不孤單,在那個左翼潮流席捲全球,外加以阿拉伯國家為主體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對西方國家大搞石油禁運之際,以色列、南非都與中華民國一樣不受國際社會歡迎。當時台灣被視為威權主義國家,南非被視為種族隔離國家,以色列則被視為大猶太主義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