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批政府要求進口蛋商洗產地 趙少康再揪藏蛋問題:幾千萬顆查不到?

2023-09-21 08:30
媒體人趙少康痛批農委會對缺蛋危機應對無方,且在開放大量進口雞蛋後,政府還行政指導要求進口商將產地改成台灣。(資料照,顏麟宇攝)

進口蛋爭議持續延燒,媒體人趙少康20日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痛批農委會對缺蛋危機應對無方,且在開放大量進口雞蛋後,政府還行政指導要求進口商將產地改成台灣。

趙少康表示,現在看開放雞蛋進口政策覺得沒有錯,因為有許多進口蛋,才平抑市面上的蛋價。但3年前就開始缺蛋了,並非近幾年的問題,農委會卻不清楚蛋的產量、需求。趙少康認為,農委會應該要知道台灣有多少蛋、雞,若是遇到氣候寒冷、禽流感等威脅,一隻雞可以生多少蛋、台灣市場需要多少蛋,農委會應該都要知道。

趙少康指出,前年飼料漲了3成,但遇到去年選舉,民進黨不准蛋農漲價,導致蛋農不願養雞,那時就知道今年一定會缺蛋,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價格,買不起的人可以買魚、肉,而蛋農看雞蛋漲價,便會持續養雞,供給很快就回來了。另外,降低進口稅也是一種方法,將30%的雞蛋進口稅變成0%,這時候廠商就可以進口一些。

趙少康也說,因為一開始需要的蛋量很大,亂開放一通後,政府就行政指導作假,要求進口商把產地改成台灣,一直到7月才回復如實標示產地。趙少康質疑,政府行政指導廠商作假,現在卻怪廠商?

另外,趙少康也提及藏蛋問題,質疑假如有人藏蛋,不是藏10顆、20顆在冰箱,而是幾千萬顆,「這麼大的倉儲量,各地調查局不查這件事情?讓他囤了幾千萬顆操控市場?」 (相關報導: 幕後》指柯文哲排除與郭台銘合作 美國不希望選票出現他名字 國民黨9月底推藍白合 更多文章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邱亮士DEI教戰所》全美國多達1/4工作已經沒學歷限制,台灣何時跟上這股趨勢?
為救選情陳吉仲成被斬亂麻?黃揚明揭賴清德邏輯:一將功成萬骨枯
中國經濟不行了,印度可以取代嗎?股市已經不便宜,為何外資還是瘋狂湧入?
風評:美中緩和、拜習將會?鷹派國安部插一腳添變數
謝志誠觀點:921震災後24年,談談這3件事
鄧聿文觀點:習近平反腐「三底線」是否會因李尚福而破功
蘇偉碩觀點:賴家老宅違建認定不難,但要賴清德承認太難
汪志雄觀點:走了一個陳吉仲,還有千千萬萬個陳吉仲
張國鑫觀點:核電是「明日黃花」還是「未來之星」?
吳典蓉專欄:賴清德的鋸箭療法
觀點投書:錫蘭Ceylan事件─媒體報導的爭議和公眾識讀挑戰
觀點投書:這樣的政府我不要了!可不可以?
邱坤良專欄:人生在世,孤味的許博允可慢慢品嚐
觀點投書:在歷史的偶然中找尋大戰略的必然─評杜如松《長期博奕》
觀點投書:只幹四年!誰出的餿主意?
觀點投書:論文鬧劇何時休?
「碳有價」時代來臨 台灣智慧能源週 X 凈零永續展登場
檢警環合作破獲棄置廢切削油不肖集團 起訴15人4公司犯罪所得1.1億元
西班牙L.E.V.數位藝術節 臺灣新媒體藝術家帶領觀眾進入虛擬旅程
文博會藝術銀行10周年暨特展 「藝」窺藝術家創作生涯10年流變
臺灣現代攝影大師柯錫杰 國際巡展紐約開幕
勞動部職訓暖心陪伴助攻 單親新住民妙手翻轉人生
快訊》「基泰大直」才害民宅倒塌…今再傳工地下陷!建管處派人監測
翁章梁嚴選嘉義優鮮中秋好味 直播大秀帶貨功力
中秋佳節賞月烤肉 布袋魚市澎湃海鮮不可錯過
杜絕混蛋流入市面 嘉義縣稽查液蛋工廠符合規定
打破刻板印象 嘉義縣打造「不髒、不濕、不臭」如廁環境
嘉義縣淨零學院啟動 首推4套課程培養減碳能力
噪音車常擾寧 嘉義縣環、警、監聯合勤取締
第一屆嘉義台語季「自頭講起 Tsū-thâu kóng khí」挖掘土地的生命力
桃園區「民富社福館」啟用 提供在地鄉親更多元的活動空間
進口蛋流向未明 桃市府議會專案報告 持續稽查守護食安
饒慶鈴對話東中學生 勉永保求知若渴精神 堅持與團隊合作才有美麗果實收穫
臺東縣海岸線區社福中心志工暖心做月餅 送愛進24戶弱勢家門
《天下》施政滿意度調查饒慶鈴施連五年高水準 名列全國標竿組
徐榛蔚率團參訪德國史坦堡 汲取太陽綠能及有機永續農業成功經驗
秋日登高花蓮小百岳 分享留言抽賞鯨券
花縣府重視鄉親安全 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改善樹湖溪
首惜廚師全國賽 花蓮代表隊奪佳績
北市稅處舉辦「台北通綁定手機條碼 雲端發票存起來」抽獎活動
大直民宅安置補助撥款入帳 期協助住戶儘速安定生活
勞權應援團EASY GO 勞權教案校園扎根邁向新里程
雲林成立國際事務辦公室 張麗善:立足雲林接軌國際
雲林縣捍衛食安持續查察蛋品 維護民眾食的安全
台灣用山野和世界做朋友 亞洲步道聯盟秘書處揭牌
屏縣持續追查進口蛋流向 校園營養午餐採用國產蛋
屏縣社區規劃師 打造社區舞台
陳殿禮就任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打造多元而有活力的工藝生態系
基北北桃緊密合作 跨域打擊非法棄置
臺灣公共藝術劇情長片《環南時候》 穿梭環南市場述說臺北西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