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論大學法人化與市場化

2023-05-28 06:10

? 人氣

私立大學因為倍受牽制無法與公立大學分庭抗禮,即使早已法人化卻敵不過由國家撐傘保護的公立大學,這不僅對於私立大學是一種歧視,對於國家整體發展亦無好處,唯有讓公立大學也法人化,才能讓所有大學在起跑線上平等,市場化的優化也才能大學環境轉趨健康。迄今為止,教育部的立場擺脫不了高教必須由國家管控的主軸,然而如果教育部真能準確預測大勢所趨,則台灣的高教必然也不會走入今日的死胡同,也就不會出現現在針對私立大學所設下的退場機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20319-大學校園場景配圖,清華大學,男大學生。(顏麟宇攝)
大學校園、大學生。(資料照,顏麟宇攝)

此外,不管是民進黨或是國民黨,皆無法將學有專精的學者視為國家的珍貴資源,楚材晉用的狀況早就存在,在教育部默許「肥貓」肆虐的當下,年輕學者只能被迫至晉國謀生路,民進黨曾讓肥貓暫時匿跡,但之後卻又讓肥貓復活,根據教育部的說法則是「現行國立大專校院人員進用,係由各校視校務需要修正員額編制表,調整編制內職員或教研人員人數,並於獲配之預算員額總數下規劃運用。國立大學亦得以校務基金自籌收入進用編制外人員(契約進用之各類人員),其用人方式已具有一定彈性。」,教育部所指稱的彈性大概就是派遣 / 專案人員,例如美其名的博士後及相關計劃專案人員,此類只是因計劃而聘雇的人員備受剝削, 形同人力浪費,而教育部的退休官員卻又可以至大學任教或擔任要職,請問是否合理?以先進國家為例,國家並不禁止退休大學教職回校繼續奉獻所學,但其退撫計算機制會讓已退休教職選擇退休,反觀目前的台灣,肥貓是雙薪的獲益者,但這種雙薪卻無任何對價關係——肥貓不做事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教育部曾在109年及110年委託中正大學執行「大學公私立整併之分析」及「大學公私立整併之法規研析」兩個研究案,對於此二研究案,教育部有以下的心得;

(一) 大學整併是以提升競爭力以及學術卓越為主軸。

觀看目前台灣的大學整併,實際上根本未達此一目標,當然,這個結果與此二研究案並無邏輯關係,然而,有趣的是許多整併案早在此二研究案前已發生,看來這兩份報告也有打臉教育部的功效。

(二)國際公私立大學整併模式多樣化,但都以「法人化」為前提,故無法完全適用我國需求,主要困難係我國公立大學並非如國外大學為法人之法律定位。

此一論點其實為教育部開脫,因此可以判定該二研究案只是花拳繡腿罷了,「主要困難係我國公立大學並非如國外大學為法人之法律定位」這個結論根本無須透過研究得知,且如果已知此結論,那麼,教育部早該在三年前就需師法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的「提前部署」措施,然而教育部迄今卻對於法人化無所作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