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一切都為點閱率,誰真正關注兒少年權益?

2024-05-20 05:30

? 人氣

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黃瓊慧揭發一起虐童案,王小弟深夜被父親逼脫光罰站,不得已下樓找警衛求救。(圖/翻攝自臉書/黃瓊慧)

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黃瓊慧揭發一起虐童案,王小弟深夜被父親逼脫光罰站,不得已下樓找警衛求救。(圖/翻攝自臉書/黃瓊慧)

近期社會接連發生許多引發國人關注的兒童與少年社會案件,包括虐童案、霸凌案、未成年性騷案等等,甚囂塵上,也使得《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獲得社會多方討論與關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隨著網路的無遠弗屆,短影音的觀看趨勢,使得違反兒少法最常見的案例莫過,播放未經馬賽克的相關影片。因為疏忽了對於受害者的身心保護,一念之間便將原始影片分享出去,造成不特定的多數人隨時隨處可見該支影片,不僅會影響當事者的身心健康發展,更有可能引發他人的仿效,造成社會安危。

隨意動動手指,你可能已經觸法了

常常我們都可以在各式社群媒體上看見驚悚標題或是後製剪接等呈現方式,吸引閱聽眾的注目與轉傳,進而讓許多人成為相關影片的傳播者,但其實背後已經觸犯了兒少法。

霸凌、暴力新聞播報不當,媒體也觸法

想要讓更多人關注兒少權益,透過新聞媒體報導無疑是最快速便捷的方式,但媒體本身又有觀看、銷售等壓力,更是容易遊走在違反法律的邊緣,時而都有媒體因報導內容妨害兒童或少年身心健康而受到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裁罰。

在2020台視(主頻)、台視新聞台、壹電視新聞台、年代新聞台、東森新聞台、中天新聞台及 TVBS 新聞台等7個頻道,因 2019 年 12 月2日播出一群未成年男女到 KTV 慶生,發生集體公然霸凌一名未成年少女,相關霸凌內容易引發兒少仿效,分別開罰 20 萬元到 40 萬元不等的罰鍰,總計開罰 195 萬元。

民意代表真關心?魔鬼藏在細節裡

透過民意代表的發聲,也是引發社會討論的手段之一,然而民意代表最容易發生的錯誤便是急功近利,打著為民發聲的口號,實則為自己創造媒體聲量。

近期桃園民進黨市議員黃瓊慧在議會質詢時當眾播放未經馬賽克的高中校園霸凌影片,批評市府處理不當。看似正常的質詢內容,卻忽略了議事質詢有公開直播並保留影片的程序,她已接觸犯法律並讓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長相播放出去。

倘若該議員真的有心重視兒少權益與發展,就不該將影片打上馬賽克的細節給遺忘,這樣的疏忽反而容易給人蹭話題,嘴巴說重視其實只是拿來當作秀工具的聯想。

*作者為媒體行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