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108課綱—門閥的複製,階級的延續

2023-04-15 05:30

? 人氣

108課綱。圖為永春高中學生。(資料照,蔡親傑攝)

108課綱。圖為永春高中學生。(資料照,蔡親傑攝)

《新唐書.卷一八二.鄭肅傳》:「仁表累擢起居郎,嘗以門閥文章自高。」

《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如此小娘子,該配此才郎!況且年貌相等,門閥相當。」

門閥制度源起東漢,在魏晉南北朝時達到鼎盛,所謂的門閥如果用現代的語言來錨定的話,則「既得利益者」大概可以解釋它,即使兩者的意義不盡相同。簡言之,古代的門閥其核心概念指的是貴族階級(士族),士族擁有特權與土地,其地位透過世襲制度而綿延,在皇權獨大的封建社會中,即使皇帝都必須考慮士族的立場,唐代的科舉制度雖然打破門閥的壟斷,然而門閥的基因依舊瀰漫在人們的潛意識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對於門閥的存在我們也無需避諱,時至今日君不見大眾仍將門當戶對當作一回事,對於官二代、富二代的稱謂也覺得理所當然,人類儘管已發展出民主制度,但放眼望去司馬懿、甘迺迪、布希家族哪一個不是門閥?義大利的麥迪奇家族還創造出文藝復興,而這個改寫歷史的家族依舊還在世,更不用提幾乎掌握世界金融的眾多猶太門閥,我們若將範圍縮小到台灣,則鹿港辜家、霧峰林家、板橋林家、連家、蔣家、海霸王蔡家、小妹都能得標的蘇家、當代的民進黨本身就是一眾的門閥 —— 只不過他們的術業有專攻,有些專門與黑道稱兄道弟,有些為酒家的轉型奔走,更多的是透過權力進行非正常的金錢流動,例如綠能你不能的光電與風電等等。

原本教育的功能在於弭平社會階級的鴻溝,唐朝之所以能夠開創新局也是得力於科舉制度的推行,透過公平的比試拔擢具有才幹的考生,不論出身讓寒門可以打破階級的限制往上提升。人類的世界本就沒有真的公平正義,任何制度都有其侷限性。然而,如果在當今世上仍舊將九品中正制復辟那便是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件,我們何其有幸目睹了這一荒誕的演出——108課綱就是當今的九品中正制。

20220523-108課綱專題,圖為永春高中學生。(蔡親傑攝)
108課綱示意圖。圖為永春高中學生。(資料照,蔡親傑攝)

東漢末年戰亂頻仍百姓流離失所,原來的察舉制度早已荒廢,曹魏吏部尚書陳群提出以九品中正法以選拔人才,其方式主要是由出身該地的賢能京官,評論當地人士之優劣,依此將人才分為九品,此一制度強化了中央集權,將各地人才集中到中央。持平而論,九品中正制在初期的確為曹魏貢獻了不少人才,同時也調和了地方勢力,中央的皇權與地方的豪強因此取得了一定的均勢。然而,制度終究抵不過人的江湖,西晉中期之後,朝綱幾乎由司馬氏一家所獨斷,原先所設定的九品中正至此名存實亡,「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成為西晉的社會結構,八王之亂後,雖然短暫地打破了這種結構,但在東晉之後,門閥又死灰復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