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移民之路:《漢娜鄂蘭傳》選摘(3)

2018-07-26 05:10

? 人氣

那些沒有離開的人,到了秋天便看到將近六千名來自巴登和薩爾法茲(Saarpfalz)的猶太人被送入營中;他們是在維琪政府合作下,由阿道夫.艾希曼安排偷渡進法國。到了一九四二和一九四三年,大部分挺過了營內慘況而仍存活的被拘留者,都被德國送到集中營屠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跟大部分離開拘留營的婦女相比,鄂蘭非常幸運。她找到了藏身之所,那是辛沛爾和她的朋友勒內.巴特租用的靠近蒙托邦的一幢房子,可以走路或搭便車到達。鄂蘭旅途上最壞的狀況也不過是幾天的風濕病發作,而後她平安抵達目的地。很多決定留下的婦女,是因為不想離開丈夫能肯定找到她們的那個營地──居爾起碼是一個地址。那些決定離開又沒有棲身之所的,只能到處流浪。亞瑟.柯斯勒(Arthur Koestler)從他的日記勾勒出他為那個時代所寫的回憶錄《渣滓》(The Scum of the Earth),其中就描述了那些流浪者,也就是大部分逃離拘留營的人。他在一九四○年七月六日的日記寫道:「看見之前拘留在居爾營裡的幾個德國流亡婦女現在獲得釋放,不曉得該往哪裡,該做什麼。我在一個咖啡館跟其中一人聊天,她說正在向所有法國境內未被占領地區的拘留營發出電報,嘗試找她的丈夫,祈求他不在被占領區。數以百計像這樣的婦女住在卡斯泰爾諾、納華朗、敘鎮、傑隆斯和周邊其他鄉村。當地人把們叫做『居爾人』。農民把房子借給她們居住,或讓她們在田裡工作代替房租。她們看來營養不良、精疲力竭,但還算整潔。所有人都戴頭巾迎合潮流,將繽紛的彩色手帕裹在頭上。」

整個南方地區陷入一片混亂。「當局同時發布了兩項法令。第一項是當地省長發的,釘在納華朗、敘鎮、敘斯米烏和卡斯泰爾諾的鎮公所外:所有先前在居爾營被拘留的外國人,須在二十四小時內離開下庇里牛斯省,否則將被重新拘留。第二項來自法國政府:外國人不得遷離實際住所或離家出遊。」蒙托邦成為了全國逃離拘留營的人的聚集點,因為當地鎮長是社會主義者,為了表明對維琪政府的反對,而收留這些曾被拘留的人。由於普遍的恐慌以及動員解除,蒙托邦很多住宅空置,鎮長把它們提供給難民使用。沒有人用的床墊都搬到這裡來,難民在這裡的房子睡覺,情況跟營裡差不多。

鄂蘭經常從她的住處走到蒙托邦。她住的兩房臥室,由於共用的有辛沛爾和她的初生男嬰,柯恩本迪特夫婦的兒子加百利(Gabriel),以及巴特和她的初生女嬰,因此家務有適當的分工。鄂蘭尋求布呂歇的消息,一直沒有音訊。可是有一天幸運之神眷顧,兩人竟然遇上了。在鎮裡的幹道上他們開心地相互擁抱;當時身邊是一堆堆物資,主要是床墊,還有來來往往的人群不停地尋找食物、香菸和報紙。布呂歇的內耳嚴重感染,得到蒙托邦醫治,此外一切還好。他的拘留營在德軍抵達巴黎時得疏散撤離。最初法國的看守員打算讓被拘留者列隊遷往南方,但當德軍以這個縱隊為猛烈砲轟目標時,看守員明智地決定釋放營內的人,讓他們逃走。這些人加入南下的法國避難人群,或走路、或開車、或騎單車,到未被占領的地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