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移民之路:《漢娜鄂蘭傳》選摘(3)

2018-07-26 05:10

? 人氣

班雅明這篇談論友誼本質的文章,是回應布萊希特那首詩。他自己最後的遺言也像《道德經》般,是一輯格言。他的〈歷史哲學散論〉(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是回應另一位朋友的著作而寫──那是哥舒姆.舒勒姆的《猶太神祕主義的主要趨勢》(Major Trends of Jewish Mysticism)。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一九三九到一九四○年的冬天,布呂歇和班雅明花了很多時間討論這本舒勒姆從巴勒斯坦寄給班雅明的書。他們從這部著作中看到的主要故事,是十七世紀由自稱救世主的薩巴泰.澤維(Sabbatai Zevi)所掀起的運動。鄂蘭後來將這次運動稱為「最後一波偉大的猶太政治活動」,它由以救世主自居的神祕傳統衍生而來;鄂蘭認為它「看來是獨特的,因為專門著眼於現實和行動。……〔在眾多神祕主義中〕只有猶太神祕主義能帶來偉大的政治運動,轉化為真正屬於民眾的活動。」鄂蘭可以由此瞥見一個歷史先例,表明猶太歷史與歐洲歷史在未來得以調解,這是反駁「回到猶太小社區」的有力論證。她也看到另一項超越性原則,跟聖奧思定那種超脫俗世的愛不一樣,有另一種「對世人的愛」可望在現世實現。

班雅明也從舒勒姆的著作中有所領悟。他提出一種近乎神祕主義的時間觀,也就是「此刻(Jetztzeit)充塞著所有時間」,他希望這種觀念能衍生一種現實的、以行動為依歸的過去與未來意識。〈歷史哲學散論〉反對歷史主義(historicism),不同意可以將一個所謂的過去劃分或建構出來,甚至把它重新經驗一遍,彷彿它跟其後發生的一切可以完全割裂開來。這部著作也同時反對歷史唯物論(historical materialism),反對它那種「人類在歷史中的進步歷程的概念……走過的是無質地可言的空泛時間」。班雅明一方面揭櫫歷史主義所建構的假象,指出它只是試圖以歷史上勝利民族的價值觀來引導全人類;另一方面又破除歷史唯物論建構的對未來的虛假希望,指出它就像是猶太教所禁絕的預言。他同意禁絕預言,但他的理由是立基在他閱讀舒勒姆的著作時對猶太救世主概念的理解:「可是這並不表示,對猶太人來說,未來就成為了無質地可言的空泛時間。因為每一秒的時間,都可能是救世主打開大門降世的一刻。」

班雅明最後一次跟鄂蘭和布呂歇碰面是在馬賽,他將一些手稿交給他們保管,其中包括〈歷史哲學散論〉,希望這部著作的手稿能送到紐約的社會研究中心。鄂蘭和布呂歇有幸成為這位朋友的訊息傳遞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