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中國軍事行動,確保台灣海峽和平 日本防衛相:大幅增加軍事預算,探討「對敵基地攻擊能力」

2022-04-05 17:00

? 人氣

2021年11月5日,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登上正本訪問的德國海軍巴伐利亞號護衛艦(AP)

2021年11月5日,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登上正本訪問的德國海軍巴伐利亞號護衛艦(AP)

日本防衛相岸信夫4日接受《共同社》專訪,就2023年度的防衛經費稱「希望確保徹底強化防衛力所必需的預積極表明應較2022年度預算大幅增加,並暗示會將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納入探討。岸信夫還指出,國際社會團結應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抑制中國的行動以免台灣海峽出現突發事態很重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岸信夫說:「在日本周邊的安全保障環境日益嚴峻的情況下,防衛力的強化刻不容緩。」他以德國在烏克蘭戰爭後增加國防預算為例,主張「日本也必須考慮」。考慮到對敵基地攻擊能力,他指出「有必要讓對方感到攻擊日本的代價很高,提升嚇阻力。」

一個國家若強行改變現狀將付出高昂代價

有關中國增強軍備和頻繁活動,岸信夫明確指出「這是國際社會的強烈擔憂」。考慮到台灣突發事態,他表示:「國際社會有必要在支援烏克蘭和經濟制裁方面合作,表明一個國家若強行改變現狀將付出高昂代價。」

岸信夫胞兄、前首相安倍晉三3日演講時也主張,2023年度原始預算的防衛經費應該超過2022年度的約6兆日元(新台幣1.4兆元),並比照德國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以上。安倍還提及:「攻擊對象不必限定為基地,應該也包括對方的中樞」。

關於中國進攻台灣的可能性,安倍說「美國最好明確表達防衛台灣的意願」,歷屆美國政府關於台灣防衛的戰略模糊「如今反而讓地區暴露在危險中」。

在敵方疆域內阻止飛彈發射的「對敵基地攻擊能力」

 

《共同社》引述多名官方人士報導,日本政府就修改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指針《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份文件徵詢專家意見,多數專家主張擁有在對方疆域內阻止飛彈發射的「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還有專家提議更改名稱以及修改「專守防衛」基本政策。

若《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寫明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那麼以往日本是「盾」、美國是「矛」的日美同盟分工以及「專守防衛」可能會動搖,將是戰後日本安全政策的大轉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