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蔣經國謊言!學者解密40年前台灣最震撼「叛亂案」檔案 當局設局入罪驚人天網

2022-02-25 08:40

? 人氣

這起「叛亂案」不只是幾名「英雄」的故事,亦是國家級陰謀發揮,推動一切的核心正來自蔣經國「反民主」理念...(左取自wikimedia commons,右來源行政院珍貴史料展示室歷任院長官方肖像)

這起「叛亂案」不只是幾名「英雄」的故事,亦是國家級陰謀發揮,推動一切的核心正來自蔣經國「反民主」理念...(左取自wikimedia commons,右來源行政院珍貴史料展示室歷任院長官方肖像)

「蔣經國對黨外運動戒心越來越高,他反對民主,說『難道選舉才是民主嗎』、『選舉勞民傷財又不能不辦』……到後來他發現殘暴的方式做了都沒用,蔣經國也不得不妥協放手……」

蔣經國真的「反共保台」嗎?2月19日,國史館舉行《戰後台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暨座談會,首度重磅出版整整8冊檔案,一次交代40年前台灣最震撼「叛亂案」背後的國家級陰謀──國史館修纂處處長許瑞浩指出,當局處理美麗島事件是有「預謀」的,事發前嚴密監控、事發後逮捕偵審、判決發監,「各個階段莫不大幅動員黨國體制下以情治、司法機關為中心的各種國家機器。」甚至,監控情資也諷刺地為如今資料大多佚失的黨外運動留下活動影像、演講紀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儘管如今談美麗島案容易被聚焦於陳菊、施明德等著名被告個人,當年遭重判的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強調:「這是一個時代的大運動,不是幾個人的英雄行為。」確實,美麗島事件不只是幾名「英雄」的故事,亦是國家級陰謀發揮、威權體制之顛峰,而推動一切的核心,正來自蔣經國「反民主」理念。

邱議瑩看檔案驚見「線民是司機叔叔」 情治單位全面監控《美麗島》、預謀鎮壓法辦

1979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舉辦群眾大會卻遭變調為警民衝突事件,最終核心成員被捕,隔年被控「叛亂罪」進行大審,史稱「美麗島事件」。關於美麗島事件相關檔案,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說,2000年時任總統陳水扁除關注二二八事件檔案,9月也開始訪查各機關美麗島檔案,得到4000多件檔案、270張照片,當時檔案管理局籌備處也舉行過一次檔案特展。然而,這些檔案未被整體而系統性地呈現,如今國史館出版史料彙編即是以情治機關檔案為主,「這圖像宛如威權統治時期國家機器的解剖圖。」

(翻攝自國史館《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
(翻攝自國史館《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

甚至,美麗島事件受難者邱茂男、當年才8歲就看著父親入獄的現任立委邱議瑩,也在檔案驚見當年線民之一就是爸爸的司機,她以前都叫他「叔叔」、司機也跟爸爸同進同出,卻是出賣爸爸的人。

美麗島事件正是從監控開始的,包括對《美麗島》總社、各地服務處的情資──國史館修纂處處長許瑞浩指出,當《美麗島》雜誌社創辦時,政府情資蒐集情資鉅細靡遺,監控深入嚴密,經詳細分析雜誌內容、社務活動與未來動向,情治機關認為《美麗島》是要發展組織爭取群眾、企圖組黨,因此著手開始蒐集「涉嫌違法」的相關證據,早已羅織罪名準備追究刑責。

這些監控檔案不只呈現戒嚴時期情治機關分工、在美麗島事件布線之綿密,諷刺的是,當年黨外的文字資料和活動紀錄多已散佚,情治人員留下的文字與影音紀錄成了一種歷史的「補白」,台中美麗島之夜現場照片、雜誌社編輯部平面圖、座談會與演講逐字稿,什麼都有。

「高雄事件」發生後,當局即逮捕《美麗島》雜誌社核心參與者,許瑞浩從檔案看到的是,偵訊的場地、人員、原則及方向等早就安排妥當,與全台大逮捕行動一樣是「謀定後動」,警總和警局人員顯然有預設立場的引導式問話,尤其希望參與者供承是「事先有周詳籌畫與充分準備」、且「早已決定運用暴力手段達成目的」、是「有預謀的暴力事件叛亂案」──這也可見,當局處理美麗島事件是有「預謀」的,模式與1960年雷震案如出一轍。

當局處理美麗島事件之縝密,也包括事件後處置,包括監控涉案者、家屬及內線,對受難者在獄中串聯拒食一事亦有詳細記載討論,對社會輿論亦有華冠專案小組與王復國辦公室進行之所謂「澄清與導正思想工作」。

許瑞浩結論,美麗島並非當局所謂「預謀暴力叛亂」,反而是當局「預謀鎮壓法辦」,從檔案可見「法律問題政治處理」的狀況、情治機關運用線民和黑道的模式、威權政府處理重大政治案件的模式。

蔣經國日記碎唸「選舉勞民傷財」 美麗島事件從抓人到審判見證「威權體制暴力最高峰」

就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所見,檔案中的監控情資包括《美麗島》雜誌社人事異動、經費與銷售狀況、雜誌平面圖,而事後逮捕佈置審判過程、事後媒體宣傳控制等資料也比以往更完備,也可從檔案看見一些重要訊息。

統治當局為何對《美麗島》發動逮捕,陳翠蓮說,這跟情治機關分析報告可能有關聯。1979年8月份,情治機關便出現「陰謀份子試圖籌組反對黨有關狀況研析」,那年《美麗島》7月才正要出雜誌、情治機關8月就提出這樣的分析報告,當局認為《美麗島》之中的施明德、許信良要組黨,以雜誌社為雛形在各地擴張勢力。

(翻攝自國史館《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
(翻攝自國史館《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

9月份,情治機關更端出更詳細的分析報告「出刊後陰謀動向分析」,陳翠蓮說:「這次他們很確定,說這些人以雜誌社作為黨外總部、想組新政黨,這些人要在各地發展組織做好紮根、爭取群眾基礎、拉攏不滿份子工農大眾學生青年,以雜誌社論述做文化鬥爭,從事『政治污染』──從這些報告可以看到,當局決定出手(逮捕)原因跟這相關。」

整體來說,陳翠蓮稱許國史館《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內容之豐富,但陳翠蓮也說「覺得還是缺了一大塊」,雖說檔案能呈現所謂「情治機關解剖圖」,但只看見手與腳(情治機關)的運作、看不見「頭」(決策者意向),也因此陳翠蓮透過其他史料捕捉蔣經國對黨外運動態度,更充分可見美麗島事件中當局的「預謀鎮壓」。

就《蔣經國日記》,1977年中壢事件後,蔣經國對黨外運動戒心越來越高,「他反對民,說『難道選舉才是民主嗎』、『選舉勞民傷財,又不能不辦』……」蔣經國更寫到,中壢事件是「國民黨的失敗」、「不利黨國的危機」,地方選舉挫敗打擊對蔣經國來說是深痛難忘、奇恥大辱;到1978年又有選舉,就國史館檔案呈現之國安局報告,當情治單位指出「黨外人士要用1978年選舉成立反對黨」,蔣經國也明確表示「反台獨」。

就俗稱「特務頭子」的《王昇日記》也寫到,總統(蔣經國)對高雄暴力案政治把握甚牢,「什麼時候做什麼事,蔣總統非常冷靜細緻、有條不紊」,顯見蔣經國是直接決定事情指揮的人──《美麗島》雜誌社之高雄事件大逮捕後的1980年2月5日,蔣經國於七海官邸開會便做出幾點決定:(一)本案先從簡單著手,以高雄參加暴亂事件者為主,沒參加的先不要處理、過去反政府者不必併入本案;(二)以中共匪諜案對美麗島事件用「叛亂案」定調;(三)首腦交軍法審判,附從份子用一般司法處理;(四)蔣經國揣測高雄事件參與者會利用法庭做「攻擊政府陰謀」,因此不判死刑、力求寬大,以示政府德政。

「將《美麗島》以叛亂案定調的就是蔣經國,將主要參與者送軍法審判也是蔣經國決定的,『安和小組』是整個決策核心、蔣經國親自指揮會議。」陳翠蓮說,整個美麗島從抓人到審判可謂「威權體制暴力最高峰」,然而蔣經國執政後續發生之陳文成命案、林宅血案、江南案,蔣經國也發現以殘暴方式鎮壓民意無用,1986年黨外人士更是「民不畏死」正式組了民進黨,最後蔣經國也不得不放手解嚴,被迫民主化。

「如果台灣能對美麗島事件有更深刻認識,才能幫助其他被迫害、被鎮壓的人民可以重新站起來…」

在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教授湯志傑看來,美麗島事件與蔣家政權瓦解,「沒被寫下來」的事情也一樣值得討論──例如,蔣經國想判《美麗島》參與者死刑而沒做,他為什麼後來不選這方案?很多人會說是蔣經國實施「解嚴」,但他是在什麼脈絡下做成這決定的?是逆勢操作、順勢而為、還是被情勢所迫?如果解嚴真的是蔣經國的成就,為何1972年不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為何鎮壓《美麗島》?

綜合各事件,湯志傑說,蔣經國走向民主只是為了塑造自己開明形象,蔣經國所謂「叛亂」也只是人民要做既有統治範圍下的民主選舉而已,至於蔣經國決議不對《美麗島》核心人士判死刑,這也值得質疑,他是擔心「狗急跳牆」、還是真的總統「寬大為懷」?這些事情在檔案還沒解密時或許只能用「猜」的,但隨著具體資料越來越多,現實情況也更加清晰。

(翻攝自國史館《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
(翻攝自國史館《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教授蘇彥圖指出,雖美麗島事件已過40多年,如今研究美麗島仍有兩個重要命題:美麗島在台灣憲政史上有何意義?為何如今2022年還要在乎、研究重視美麗島事件?雖美麗島事件發生時間點早在40多年前,蘇彥圖看見的,是可參考的「威權體制鎮壓迫害」模型,一切不只是歷史事件,至今仍在發生。

就威權政體觀點,美麗島事件顯見當局知道反對者要集結了,因此去打壓反對者、罪名都是羅織的,而就民間觀點,當年台灣民眾在關際關注後早已有聲音指出《美麗島》參與者是「政治受難者」、必須還他們一個歷史公道,「這不只是民主化以後的看法,當時就有了。」

也因此,當局勢必對輿論做出回應,當局設法強調美麗島事件並非壓迫,而是反對運動太過頭、成了「造反」,「他們不覺得受刑人是政治犯,連政治犯都不承認,說他們是叛亂犯,他們要想辦法把事件跟暴力形象連結,說有陰謀、共匪勾……即便事件有公開軍事審判、司法審判,那判決是寫給大家看的,他要告訴大家說這是個叛亂、不是我在鎮壓民意。」事件後的「華固專案」也可見,政府除了法庭審判外也要影響社會輿論,訴諸「法治」、「反暴力」、「反台獨」。

在蘇彥圖看來,美麗島大審不只是審判所謂「叛亂者」,也是審判整個蔣經國政權。即便2022年的當今台灣早已經歷李登輝大赦美麗島、過往白色恐怖政治犯判決全數公告撤銷,台灣至今對美麗島依然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甚至台灣在2022年的當今還有蔣經國紀念園區、圖書館設立、總統蔡英文稱許蔣經國「反共保台」,這也是如今仍必須繼續討論美麗島事件的原因之一。

「我們為何還要在乎這些,是因為我們要去尋找我們能否有共同的歷史記憶,這對台灣民主發展是重要的……為了全世界其他人,我們也要好好研究美麗島事件,威權政治運作狀況很少有像國民黨政權留下這麼龐大的檔案資料的,他真的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威權政治怎麼運作。」蘇彥圖說,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所受鎮壓,其實並不陌生,一切套路就如同「美麗島事件」中國民黨如何鎮壓反對者,如果台灣能對美麗島事件有更深刻認識,才能幫助其他被迫害、被鎮壓的人民可以重新站起來,「這是我的一點想法跟希望,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