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烏俄之爭之由─地緣戰略與歷史因素

2022-02-25 05:30

? 人氣

烏克蘭極右派團體於第二大城哈爾基夫(Kharkiv)進行訓練。(AP)

烏克蘭極右派團體於第二大城哈爾基夫(Kharkiv)進行訓練。(AP)

冷戰結束至今,美國獨霸全球,具體表現在政治、經濟、外交與軍事領域,美國不但是當今的全球霸權,縱然冷戰結束近三十餘年,各項國力慢慢衰退,但不能否認其綜合國力仍舊讓其他國家嘆為觀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21日表示,俄國總統普丁簽屬行政命令,正式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省份,分別是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和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Luhansk People's Republic)為獨立國家,並派遣維和部隊前往維持該區的和平穩定;24日俄國同時針對烏克蘭進行宣戰,並在位於烏克蘭黑海附近的都市「敖得薩」(Odessa)登陸,烏俄大戰正式開始。

為何烏俄情勢會如此劇變呢?本文將分別從兩個觀點切入,分別是地緣戰略與歷史的因素。

第一,前蘇聯於1990年正式解體後,美國在歐洲大陸的唯一假想敵正式消失,傳統上西歐、北歐與部分南歐較為親美,故皆為北約成員國之一。北約的成立當然與冷戰時期有所關連,但卻沒有因冷戰結束後正式消失,美國持續加強與北約的關係,持續派駐大量美軍於歐陸地區,成為大美霸權的力量代表,更是美軍執行中東反恐戰爭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軍事集結點。

但遺憾的是,北約非但沒有正式結束,反而持續「東擴」,從1994年開始北約進行首次東擴,2002年為第二次、規模最大的東擴,2009年與2017年分別為第三與第四次東擴,2020年北馬其頓共和國的加入則被視為第五次東擴。

北約的東擴雖然鞏固大美霸權在歐陸的地位,但也某種程度加深俄羅斯的不安全感,美國的北約東擴政策,雖然與近二十多年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反恐政策有關;但不可否認,俄羅斯對於北約持續的東擴,加上烏克蘭近年親西方的態度,加深普丁政府對於烏克蘭、北約的不滿,於是當外交斡旋失敗後,俄軍大舉進攻烏克蘭成為無法收拾的慘劇。

第二,從地圖上我們可以輕易看出,東歐地區雖然早為各自獨立的國家,嚴格來說莫斯科並無權利插手內部事務。但因東歐地區傳統上為前蘇聯與北約之間的緩衝、對峙地帶,如今東歐地區均為北約、親西方的國家,加深俄羅斯的不安全感。在地緣戰略上,俄羅斯感到相當大的戰略壓迫,於是從2014年開始,無論是烏克蘭問題、克里米亞半島、烏東兩省無法坐視不管,也無法容忍美國政府持續干涉烏克蘭事務,換句話說,俄羅斯向烏克蘭開戰似乎是注定的一場悲劇。

本質上,烏克蘭與臺灣雖然不能完全相提並論,但仍值得臺灣省思。對於臺灣而言,同樣長期夾雜在兩大強權中間,兩邊對於臺灣均相當重要,更是無法完全得罪,我們從烏克蘭情勢可以了解,身為小國若長期偏向一方、進而忽略另一方的感受,反而是最大的輸家,而身為世界強權的美國,反而才是最大的漁翁得利者!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所博士生,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宋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