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新觀點:臺灣2022年面對的國際與兩岸情勢

2021-12-20 07:10

? 人氣

明年初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可以提供美國總統拜登一個發聲管道(資料照,AP)

明年初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可以提供美國總統拜登一個發聲管道(資料照,AP)

臺灣2021年在有驚無險中渡過。在2022年我國面對的國際與兩岸情勢可能更為險惡,全力以赴都未必能順利過關斬將,大意不得。2022年一開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1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該論壇可為美國總統拜登提供一個重要的發聲管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7年1月,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在WEF發表演說,聲稱中國將扮演世界自由經濟的領頭羊,而引起美國的高度疑忌,終於引發美中之間的貿易戰,至今尚未止歇。

習近平已兩年未出國訪問,如他2022年1月不出席WEF,而拜登又親自出席,可望領導群倫,重執世界自由經濟牛耳。

儘管美國率領「五眼聯盟」抵制北京冬奧,但冬奧仍將如期在2022年2月4日舉行。在2021年12月15日舉辦的習普視訊會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敲定「冬奧之約」,安排一場習普實體峰會。拜登屆時一定會有點後悔為何要抵制冬奧,白白放棄一場與習近平面對面會晤的機會。

北京冬奧明年二月就要登場,但目前遭到多國發起「外交抵制」。(美聯社)
北京冬奧明年二月就要登場,但目前遭到多國發起「外交抵制」。(美聯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南韓文在寅總統可能會在2022年4-5月訪美,與拜登會面,共商如何因應中俄兩國的威脅與挑戰。

「七大工業國」(G-7)峰會將在2022年6月於歐洲舉辦。同一時段,北約(NATO)與歐盟(EU)峰會也會在G-7峰會後舉辦。拜登可能會在這段期間繼續推動「反中」與「挺臺」政策。如果立陶宛事件持續延燒,G-7、EU、NATO不無可能強化對中國的立場。

拜登與普亭2021年12月7日舉 行視訊峰會時,曾相約在2022年舉行實體峰會。不論是他們循例在歐洲舉行,還是透過邀訪方式進行,將有不同的政治意涵。

2022年9月15日是澳英美(AUKUS)聯盟成立一週年,預期這個地表最強大的軍事聯盟將會向全世界重申該聯盟的宗旨、使命與任務。習近平可能會後悔中國大陸針對澳大利亞的「戰狼外交」(Wolf Warrior Diplomacy)與施壓,竟會惹出一個這麼強大的聯盟,影響他的大戰略。

接著就是「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將在2022年10月召開。該峰會也是大國安排場邊峰會的重要場合。2021年10月底,原先已安排的拜習場邊峰會,就因美國狼狽撤軍阿富汗造成美中兩國國力此消彼長而一波三折。

當2022年11月天氣轉涼,輪到「亞太經合會」(APEC)登場。由於美國認為APEC既無效率,也無成效,加上拜登在美國期中選舉失利可能只會透過視訊方式參加。

除了外交前景黯淡之外,臺灣最該擔心的是2022年12月同時爆發臺海危機與烏克蘭危機,產生「共伴效應」,一方面讓當時正在舉行的「民主峰會」(Summit of Democracy)黯然失色,一方面考驗美國為首西方國家與亞太盟國的政治智慧。

*作者為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