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信專文:想當年,李、扁為兩岸政策求同存異的努力

2017-09-27 06:40

? 人氣

「多數人認為:1912 年以來,中華民國即為一主權國家;1949 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亦成為一主權國家,雙方互不隸屬,但彼此間並非外國關係。」

「在基本定位上,各黨對於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方向有不同意見,而現階段在處理兩岸關係上,多數人認為『準國際關係』較妥」。

協商小組很冷靜地認知到,這樣的表述極具敏感性、爭議性,果然,在向大會報告後即引發相當爭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後回顧,大部分爭議所持的說詞,其實是回到本來的立場,換句話說,是回到協商前的本尊,而不是從溝通理性出發去尋求妥協、共識。比方說,新黨有代表表示不能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亦成為一主權國家」,亦不能接受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列,說這有「兩個中國」之嫌。又比如說,有國民黨的代表提議把「1949 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亦成為一主權國家」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亦成為一現實有效統治的政府」,或回到國統會「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的表述方式。而民進黨也有代表不能接受「彼此間並非外國關係」的說法,強調兩者的關係是國際關係。 

這些說詞其實都只是回到原來的立場。如果這樣,那這一旨在尋求共識的會議就算失敗了,又回到「盍各言爾志」各說各話了。因此,擔任會議共同主席之一的許信良乃提議, 刪除還不能達成共是的部份,僅就有共識的部份加以表述,結果,這一最關鍵、最敏感的「兩岸定位」問題,最後遂這樣表述: 

「自 1912 年起,中華民國即為一主權國家;自 1949 年中共政府建立後, 兩岸即成為兩個對等政治實體。但由於兩岸關係錯綜複雜,且各黨對於其未來發展方向仍有不同意見,因此,必須以最大耐心與智慧尋求共識」。 

這一表述最後在正式會議中通過,成為 36 條共同意見的第二條。 

回顧相關文獻,協商小組最先提出來的建議確實比起現實有些超前,無法為與會者完全接受,但為顧全尋求共識之前提,經各方妥協,回到相對保守,基本上回到國統會「對等政治實體」這一更一般、更模糊的定位表述。但不管怎麼樣,當時各黨都願意在現實基礎上就敏感問題坦承協商,求同存異,尋求共識。這是那次會議最可貴的精神。這精神很清楚貫串在其他敏感性相對比較低的具體問題上,如經貿策略。 

國發會的召開,其實是特殊時空下的產物。一方面是整個國家正在經歷從動員戡亂之非常體制,過渡到民主憲政體制之正常體制,在這一正常化的過程中,李登輝以其承續威權體制遺絮,又首次承受全民選舉之付託的特殊歷史地位,針對當前國家社會發展所面臨長久有分歧的重大問題,召開具政治協商性質之會議,其本身就深具歷史意義。另一方面,正因這段歷程是一個艱辛的正常化歷程,除憲政體制等內部問題,更有如何重新定位兩岸之現實的問題,這就除了尋求內部妥協共識外,更須尋求兩岸間某種相互的妥協、相互的忍讓, 這比起憲政、經濟發展議題,更具敏感性。 

國發會後,相關改革工程陸續進行,如精簡行政層級的凍省等,兩岸間也因彼此的互信不足,衍生許多風波,包括「特殊國與國關係」的風波,接著是政黨輪替,風波不斷,兩岸官方往來中斷,反倒胡連會、胡宋會等之類不具官方性質之渠道絡繹於途。在這樣的新時空中,除了兩岸協商解決問題、降低緊張的相關機制不存,連以總統直接選舉為核心之民主轉軌工程中很值得珍惜的經驗,即以協商尋求妥協共識的機制、精神已不復存在,內部如此, 兩岸也大抵如是,因而,各方一再走著前人走過沒走通的路,一而再,一而再。 

然而,過去這些年,我們也走過很多走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路。這篇應命而未完的札記只是想幫自己整理、記起曾跟大夥一起走過的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作者為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本文為台灣研究基金會舉辦之「總統直選與民主台灣」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初稿,授權轉載。原標題為:〈總統直選制對兩岸關係影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