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信專文:想當年,李、扁為兩岸政策求同存異的努力

2017-09-27 06:40

? 人氣

美國總統尼克森1972年訪問中國,會見中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AP)
美國總統尼克森(右)1972年訪問中國,會見中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左)(AP)

到了 1979 年,華盛頓與北京建交,蔣經國雖仍以「三不政策」因應北京的和平統一 攻勢,但隨著台灣內部民主化運動、老兵返鄉探親等社會運動的興起,蔣本人應該也感受到他自己說的「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所以容忍民進黨的成立,開始著手準備解除全世界最久的戒嚴、開放老兵返鄉探親等措施。李登輝補充他跟蔣晚年的談話記錄,指出他不清楚蔣對民主化有沒有一套完整的規劃,但蔣確實是在思考解除戒嚴、解除黨禁、組黨等等這些大方向,他說如果當時蔣沒有提起解除戒嚴的事情,國民黨內是沒有人敢提議的。 而蔣會宣布解嚴,李認為原因是擋不住潮流,蔣了解國民黨要在台灣生存,一定要民主化和本土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87 年 7 月,戒嚴解除。半年後,蔣經國過世,強人政治告終。李登輝在保守的國 民黨權力集團環伺之下繼任總統,逐步啟動以「正常化」為主軸的政治改革。過去四十年來 的政治秩序,是在非正常的動員戡亂體制下運作的,是一種動員戡亂由上到下的威權秩序。現實政治社會的發展使得這狀態跟現實嚴重脫節,必須有所調整,朝向「正常化」調整,否則無以因應日益增長的各種矛盾緊張。1990 年 6 月,因應野百合學運抗爭,李登輝召開國是會議,以解決重大憲政爭議。在長達六天的國是會議中,首度邀請在野力量(包括海外黑名單人士、剛獲特赦的政治異議人士)「共商國是」。最後達成包括回歸正常憲政體制、終止動 員戡亂時期、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設置非官方的兩岸中介機構等共識,並在後續的修憲、修法中逐步終結「動員戡亂體制」,邁出建構正常民主憲政體制的第一步。儘管這個轉型是分期付款式的,受到現實舊勢力乃至外在力量很大的牽絆,但它總算沿著「本土化、 現實化、民主化」之總體趨勢向前邁出了民主化、正常化很關鍵的一步。 

問題來了。要終結「動員戡亂體制」,一方面當然是內政上要回歸憲法,建構正常的民主憲政秩序,那就是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接民選、調整動員戡亂法制等等這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在關鍵性的兩岸關係上,意味著在政治上不再將對岸的政權定位為「叛亂團體」,希望終結敵對狀態,建構穩定的和平互動架構。那麼,對岸的政權,二十年前取代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掌握政權的中國共產黨,又該怎麼定位? 兩岸之間又是怎麼樣的關係?開放探親以來兩岸間不斷擴大的民間往來所衍生的諸多問題,又該如何規範?……

這些錯縱複雜的問題,必然是終結「動員戡亂體制」的過程中必須立刻面對的問題, 也是要繼續推動民主化、建構正常化之政治秩序的台灣,無法不面對的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