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學習歷程檔案好棒棒?高中生批根本神化

2020-12-16 05:30

? 人氣

在學習歷程檔案推出之初,教育部就有提到「學習歷程檔案可以讓大學端發現學生於考試之外的多元能力」,並期許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反思。(示意圖/janeb13@pixabay)

在學習歷程檔案推出之初,教育部就有提到「學習歷程檔案可以讓大學端發現學生於考試之外的多元能力」,並期許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反思。(示意圖/janeb13@pixabay)

教育部及大學教授先前表示「學習歷程檔案可以讓大學端找到會思考的學生」,並利用各大媒體進行資訊渲染,但其實深究其內容,仍可發現不少端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利用二方法進行誇飾宣傳

在學習歷程檔案推出之初,教育部就有提到「學習歷程檔案可以讓大學端發現學生於考試之外的多元能力」,並期許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反思,起初我也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直到我的朋友這麼問我:「為什麼只有學習歷程檔案可以看到學生的學習歷程與反思?換句話說,為什麼備審資料就一定無法看到學生的學習歷程與反思?」這個問題讓我思考了很久,我也因此去網上搜尋備審資料的做法和一些範本,我發現其實學習歷程檔案能做的,備審資料一樣也行。其實那些「會思考的學生」不管是使用現行pdf檔備審資料還是學習歷程檔案,他們都能夠讓教授看見他們;換句話說,如果現在的學生普遍不善於思考的話,那麼將備審資料換成學習歷程檔案也只是換湯不換藥,那些在備審資料會出現的問題,學習歷程檔案一樣也會出現。

20201112-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中所需的4大項目(取自108課綱資訊網)
20201112-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中所需的4大項目(取自108課綱資訊網)

軍備競賽和歷程謎因

對應部分人士提出的城鄉差距問題,教育部以「有一位偏鄉學生訪問當地耆老」的成功例子回應,但是值得深思的是:這種能夠充分利用資源、化危機為轉機的學生畢竟還是少數,教育方所提出的政策必須盡可能照顧到全部學生,不宜以特例討論通例。至於軍備競賽的部分,教育端則是呼籲學生「只要做出3個讓你滿意的作品上傳即可,準備太多無益」,這顯然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發言:高中生為了與彼此競爭,一定會盡可能把自己「做好」,也就是說,根本不會有讓他們「滿意」的作品。我相信有許多大學教授和教育端人員到現在都還主張這是「學生因對制度的不了解所提出的錯誤主張」,但是真正不了解高中生態的,是那群希望藉由強行推動新制改善教學環境的決策高層。

課綱銜接及網站穩定度

先前提到「普遍不善思考的學生不適合學習歷程檔案」,在這段我要詳細說明:現在的國三至高二生在過去都是被「填鴨填到國中」,說實話,這樣的學生很擅於考試但不擅於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強硬實施的結果勢必要讓這60萬臺灣青年付之一炬。不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都不曾聽過這樣的「斷軌式政策」能有什麼好的結果,教育端的反對者大多也是在擔心這個。更糟的是,先前教育部承諾要改善學習歷程平臺的穩定度,可是承諾不到3個禮拜平臺又出問題了,這證明學習歷程平臺根本還沒有準備好,教育部實在沒必要倉促實施。

男孩 學生 傷心 難過 憂鬱(示意圖非本人/toya@photoAC)https://photo-ac.com/tw/photo/2994792/
現在的國三至高二生在過去都是被「填鴨填到國中」,說實話,這樣的學生很擅於考試但不擅於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強硬實施的結果勢必要讓這60萬臺灣青年付之一炬。(示意圖非本人/toya@photoAC)

不公正的問卷調查

先前教育端藉由臺大名義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有約66%的學生讚同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備審資料。其實這個問卷調查有個非常大的盲點,在於它的受試者人口結構:這個調查是在教育端舉辦的50場關於學習歷程檔案的會議進行「會後」調查。首先,不討論會議內容,會去參加這類型會議的大概都是對學習歷程檔案抱有疑慮且想要著手進行檔案製作的學生,換句話說,反對者對於這些會議的參與意願自然薄弱;再者,人在接收資訊之後會先認同,過一段時間消化後才會進行思考並提出質疑,若是在會後直接發放問卷調查的話,那些「未經思考後就被反射性認同」的問題便很容易被忽略,進而影響調查結果。所以這份問卷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失真,建議在一個更為公正的環境再做調查。

在此先不討論學習歷程檔案未來可能帶來的利益,但就目前而已,它已經對我們造成了不小的困擾及阻礙,希望教育端能夠仔細評估我們的論點並著手修正。

*作者為推動108課綱改革的組織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