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眾說紛紜爭歷史,「漢留」台灣鄭成功

2017-08-20 06:50

? 人氣

「重新審視鄭家和台灣的關係,考察我們許多文化與習俗的源流,便是一個很能幫助我們貫通知識與修養,更沉穩地理解歷史的課題。」圖為赤崁樓內,荷蘭人向鄭成功投降的塑像。(取自維基百科)

「重新審視鄭家和台灣的關係,考察我們許多文化與習俗的源流,便是一個很能幫助我們貫通知識與修養,更沉穩地理解歷史的課題。」圖為赤崁樓內,荷蘭人向鄭成功投降的塑像。(取自維基百科)

第一節 鄭成功與鄭氏集團是些什麼人

父親歸順滿清,他卻率軍抵抗清廷十餘年;家鄉失陷,母親被污辱而自殺,他在內外交困中負隅頑抗,又轉進台灣趕走荷蘭人,為朱明以及漢族打下了一塊延續希望之地,而在三十九歲的英年猝逝。他的本名是鄭森,受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當時人稱「國姓爺」,後世又有了「開臺聖王」、「民族英雄」等等稱號,被拱上神壇,接受祀奉。然而,在盛名底下,鄭成功與他的集團,究竟是些什麼人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般的記載都說鄭家是海盜出身,然而他們並不是藐視禮法的亡命之徒。在做海盜之前,他們也只是福建沿海一帶無以謀生的農民、漁民,經由各種宗族、同鄉的渠道才入行的,其思想與道德觀念,和普通百姓並無根本差異;那時候的海盜,也不只是殺人越貨,而是商盜一體,做各種貿易,強大以後再做到壟斷商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當年做到了有三萬多名手下、一千多艘船,大到了官軍惹不起,於是談成了招安,得到了一個「海防游擊」的職位,不算大官,但收拾起競爭對手、打通各地關節已夠名正言順。

鄭芝龍打敗了包括荷蘭人在內的其他海盜,在1635年統一了東南海疆,所有船隻都要向鄭家交保護費,鄭家只要在官面上敷衍一下,就能安心做他的海上霸王,早已腐敗又深陷內憂外患的明朝官場,也沒人有能力去動他。

荷蘭人眼中的鄭芝龍(圖中穿綠衣者)。(取自維基百科)
荷蘭人眼中的鄭芝龍(圖中穿綠衣者)。(取自維基百科)

鄭芝龍和他的親族、部下,大都是沒有受過正式教育,而在血腥的搏殺與背叛中勝出的;好不容易活下來了,自然會希望後代生活能穩定一點,讀書讀好一點。鄭成功就讀得不錯,考上了秀才,又進了南京國子監拜入名師門下──這也可能和他不愉快的童年有關:他七歲以後才和母親被接回中國,一開始在大家庭中人生地不熟,常被各房兄弟欺負排擠,他便只有用功讀書,自我砥礪,以求父親和眾人的肯定,也養成了堅毅以至有些剛愎的性格。

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殺,隨後清兵又入關,天下大亂,鄭家和無數人的生涯規畫也不得不亂了。逢此巨變,南方的皇族、士大夫與軍人卻沒有及時團結起來,而是在擁立新君與人事問題上爭相黨同伐異,無人能建起眾望所歸的威信,只能坐視清軍步步侵略。鄭家在其中也是自身利益優先的一大地方勢力,鄭芝龍原本沒想真心抗清,南明小朝廷的亂象更讓他不想效忠,於是便被利誘去了北京,想讓鄭家歸順而在新朝繼續榮華富貴。

讀過聖賢書的鄭成功毅然反對,強行接管了鄭家勢力,堅持繼續抵抗清軍,儼然是一個大義滅親、文武雙全的理想形象,從而得到了許多名譽與士人歸附;擁有海權的鄭軍也比其他軍隊更靈活富裕,能裝備得起重甲和火槍大炮。然而,南明朝中大多數人仍在爭權奪利鬧個不休,在這種君主不濟事,大臣還互相扯後腿的情況下,鄭成功身為一個藩鎮的負責人,性格也不得不由剛毅而發展到多疑寡信,遇事必先為自己的集團打算,保持「東南之事我為政」、我的地盤我作主這個前提,才好來繼續效忠。然而,這在中央集權的政治傳統看來就是割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