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的人容易得「精神疾病」?醫師用一張圖揭秘:夜貓子的腦袋真的和其他人不一樣!

2020-06-17 11:58

? 人氣

編按:陳璿丞醫師日前在粉絲專頁「析心事務所.陳璿丞醫師」中寫下一則貼文「晨型人的大腦有更多的連結性,這份3700多人的老人腦影像學指出,在楔形葉(precuneus)中,夜貓子的灰質比較多 ,可能是罹患精神疾病的高風險,是比較衝動、願意冒險、追求刺激,但做事比較無法堅持。楔形葉若灰質少,則有比較有同理心,使腦科學家稱之為社會腦的重要環節。」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晚睡真的會讓我們罹患精神疾病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昨天的貼文有提到晚睡的人有發現,大腦的在楔形葉(precuneus)中,夜貓子的灰質比較多。被推測因此腦內的連結變少。其實夜貓子和精神疾病的關係,一直都是精神醫學界的熱門討論。

TL;DR: 先說結論, 夜貓子不一定會得到精神疾病,只是在精神疾病中有觀察到容易晚睡的情況。所以,可以的話,早點睡覺!

晨型人和夜貓子

這樣的分類是依據人們的生活作息、生理時鐘來分類的。早睡早起或晚睡晚起在人類中其實是類似常態分佈的。生活作息在現代社會因為學校、工作、社會需求、24小時都有燈光的環境,變得和以前不同。晨型人和夜貓子的區分,也不單純只是基因(先天的因素了)。但是有發現青少年有一定的比例會從本來的晨型人變得比較晚睡。

夜貓子和精神疾病的關係

這幾年下來,其實大量的研究都有發現夜貓子的確有比較高的風險罹患精神疾病,譬如憂鬱症、雙相情緒障礙症。有高達36份研究中,有35份都有發現這樣的情形,而和憂鬱症最常被討論,甚至有發現,有比較高的自殺風險。在雙相情緒障礙症的治療中,良好的睡眠作息也是治療的方式之一。在酒精和物質濫用中,也有發現在夜貓子族群有比較高的比例。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中(ADHD)也有發現夜貓子有比較高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也有學者指出,在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中,夜貓族的比例也相當高。

晚睡可能是果,不一定是因

有研究指出,基因所造成的夜晚生活型態佔了21-54%。科學家發現,精神疾病的基因和夜貓子的基因或許有關連性。 CLOCK gene就被發現在夜貓族和憂鬱症狀相關。我們都知道失眠、睡不好,可能會讓心情更低落,心情低落又更造成睡不好。但是晨型人可以把失眠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給抵消一部分。

對「報復性熬夜」的人來說,夜晚是無比珍貴的心靈港灣。(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根據醫師的說法,習慣熬夜可能會導致心情低落,或許也間接影響了精神疾病的發生。(資料照,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24小時的便利超店

除非是先天的夜貓族,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是因為環境所造成的。生活在都市之間,要24小時都接觸到明亮的環境是非常容易的。這也會讓大腦調控日夜節奏的生理時鐘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故障。其實減少夜間的燈光接觸是對精神健康是有一定的幫助。如果你24小時都接觸到光的話,會產生憂鬱的症狀,老鼠實驗也證實長時間接觸光線,會變得比較焦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