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機器時代》(1)-人腦對決電腦

2014-08-20 02:08

? 人氣

《第二次機器時代》採訪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天下文化提供)

《第二次機器時代》採訪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天下文化提供)

今天,結合了型態比對技術和複雜溝通能力的電腦開始在人類設計的遊戲中擊敗人類。2011年2月14日和15日播出的美國電視益智節目「危險境地」,出現一位非人類的參賽者:一部名叫「華生」(Watson)的超級電腦。這是IBM特別為了參加這個益智問答比賽而設計的電腦,並以IBM傳奇人物、前執行長湯瑪斯‧華生(Thomas Watson, Sr.)來命名。「危險境地」自1964年開始播出,到了2012年,已經名列美國最受歡迎的前五大電視聯播節目。節目每次播出時,大約都有七百萬名電視觀眾盯著主持人崔貝克(Alex Trebek)提出五花八門的各種問題,讓參賽者搶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益智節目之所以如此長壽,又極受歡迎,是因為規則簡單易懂,但想要有好成績,卻又非常困難。參賽者答題必須快、狠、準:反應要快,因為每個題目都必須和其他參賽者搶答;出手要狠,才能累積足夠獎金,獲得最後勝利,因此參賽者必須大膽搶答許多問題,尤其要勇於回答困難的問題;答題要準,因為每次答錯,都會扣掉一些獎金。

要正確回答問題,需要具備高超的型態比對能力和複雜的溝通能力。想在「危險境地」中獲勝,必須能反覆在瞬間精準展現高超的兩種能力。

2011年的節目中,華生電腦的對手是肯‧詹寧斯(Ken Jennings)和布萊德‧ 拉特(Brad Rutter),兩人都是這個高深莫測的行業中最優秀的知識工作者。2004年,詹寧斯曾經打破「危險境地」的紀錄,連續蟬連七十四次冠軍,拿到高達317萬美元的總獎金,成為傳奇人物。

由於「危險境地」是三方參與的比賽,理想的第三名參賽者應該非拉特莫屬。拉特曾經在「危險境地」節目2005年冠軍總決賽中,擊敗詹寧斯,贏得超過340萬美元的獎金。兩人都學識淵博,都熟悉這種益智問答比賽的規則和特性,也都懂得應付壓力。

任何機器想要擊敗這兩個人都很困難,而華生電腦的第一個版本更是差得遠了。華生電腦的程式設計師可以把它調整為更積極搶答問題(因此答錯的機率也較高),或答題的態度更保守,但比較準確。2006 年12月,這個計畫啟動之後沒多久,華生電腦被設定為七成的時候都會試圖回答問題(算是比較積極的答題態度),結果大約只能答對15%的題目。然而,當詹寧斯搶先按下按鈕時(換句話說,當他有七成的時候成功贏得答題的權利時),他卻能答對其中將近九成的題目。

但是,華生電腦學得很快。在權衡華生在積極度和正確度的表現後,華生超級電腦進步神速。到了2010 年11月,華生電腦已能積極搶答,在所有的模擬題目中,贏得70%的答題權,同時還答對其中85%的題目。這是驚人的進步,不過還不能和最厲害的人類參賽者相提並論。華生團隊繼續努力,直到2011年1月中旬,比賽將進行錄影,並在二月份播出,沒有人知道他們創造的電腦和詹寧斯及拉特對決時,會表現如何。

結果,電腦狠狠擊敗人類參賽者。華生答對了各式各樣的題目,範圍從「奧運會奇聞軼事」到「教會與國家」。當然,華生超級電腦還未臻完美,但已經表現得非常優異了。而且華生的速度超快,總是比詹寧斯和拉特更早按下按鈕,搶到答題權。舉例來說,在最初的兩次比賽中,華生有43次搶答成功,其中答對了38題。詹寧斯和拉特加起來只成功搶到33次答題權。

兩天的比賽結束後,華生累積的獎金為77,147美元,是人類競爭對手的三倍多。屈居第二的詹寧斯在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時,加上個人的註腳:「歡迎我們新的電腦霸主。」他後來解釋:「就好像新的生產線自動化機器在二十世紀取代了許多工廠工作,布萊德和我是被新一代『思考』機器淘汰的第一批知識工作者。『益智節目參賽者』可能是被華生電腦取代的第一種工作類型,但我很確定絕對不會是最後一種。」

*本書《第二次機器時代》為英國金融時報與麥肯鍚選出今年的最佳商業書籍之一,由天下文化出版,本刊與天下文化合作刊出精采書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