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要求供應鏈全部使用再生能源 台廠準備好了嗎?

2017-03-15 08:30
蘋果在去年底訂出2018年供應鏈要全部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資料照,美聯社)
蘋果在去年底訂出2018年供應鏈要全部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資料照,美聯社)

綠色和平(Greenpeace)調查全台23家半導體和面板廠商,6成5的受訪企業表示主要買主可能會要求生產時要使用再生能源,並視使用再生能源的程度做為是否下單的依據。事實上,台灣多家製造業大廠的主要客戶蘋果(Apple),已在去年底訂出2018年供應鏈要全部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如今面對大限就在眼前,台廠真的準備好了嗎?

20170303-smg0035-綠色和平綠能專題-04
 

蘋果辦公室、店面 9成以上電力使用再生能源

做為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知名品牌,蘋果其實早在3年前就開始標榜永續經營,全球的辦公室、店面及資料中心近年來已達成9成以上的電力都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蘋果接著將目標轉向產品零組件供應業者身上。攤開蘋果的供應鏈名單,776家供應商中有41家落在中國或台灣,為了促使供應業者落實「綠化」,蘋果已計畫和位在中國的供應業者合作建設裝置容量超過2GW的再生能源設備,其中光是主要組裝廠富士康,就必須在2018年前建設400MW的太陽光電設備。

而台灣的供應鏈廠生產的產品,從晶圓、印刷電路板(PCB)到光學鏡片、面板都有,共計蘋果在台前16大供應廠市值就超過3.95兆。而隨著近年iPhone、iPad等產品在全球熱賣,蘋果概念股也始終是台股熱門炒作對象。然而礙於國內法規限制,相關供應鏈採用再生能源的腳步始終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據了解,早在去年初蘋果全球高階主管就已經直接找上台灣的離岸風電開發商,詢問風電直供的可能性,最後則因《電業法》限制再生能源業者無法直供而作罷。

20160916-蘋果專賣店STUDIO A 16日開賣iPhone 7。(顏麟宇攝)
蘋果全球的辦公室、店面及資料中心,目前已有9成以上的電力都使用再生能源。(資料照,顏麟宇攝)

卡在電業法 蘋果主管親自出馬無功返

年底,蘋果主管再直接找上主掌能源政策的經濟部官員,表達蘋果希望2018年全球供應鏈都能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的意願。當時能源局主張,仍需等《電業法》完成修法,才能讓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力可以自由進入電網或直供給用戶;如今《電業法》已過關,台灣業者、甚至是政府,已沒有其他藉口迴避蘋果設下的2018供應鏈全面綠化大限。

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 「應該夠企業用」

要了解台灣企業是否能用再生能源,或許要先釐清台灣是否有足夠的再生能源供企業使用。能源局官員回應,最想用再生能源的Google初期只要求50MW、約5000萬度的再生能源;而用電大戶之一的台積電去年認購的綠電度數是2億度,以今年台灣整體再生能源發電量預估將達13億1千1百萬度來看,「應該夠企業用。」

台積電中科15廠。(顏麟宇攝)
用電大戶台積電去年認購的綠電度數是2億度。(資料照,顏麟宇攝)

能否符合客戶要求?台廠回應保守

面對記者詢問主要客戶對電力使用的要求,台廠回應則相對保守。台達電發言人周志宏表示,客戶關心的是製造產品時產生的碳排放量,台灣若碰到買不到再生能源或價格太高等問題,客戶也無從置喙,因此重點是業者要提得出碳排減量計畫。此外,台達電一直以來都有進行相關節能減碳的專案,在國外也有自建太陽能電廠,屆時客戶若要求具體成效,自然也能響應。 (相關報導: 綠色和平調查》電業法都過關了 大企業還是不用再生能源的理由是… 更多文章

20160920-台達電子發言人周志宏。(顏麟宇攝)
台達電發言人周志宏表示,台達電一直以來都有進行節能減碳專案,在國外也有自建太陽能電廠,若客戶要求使用綠電的具體成效,自然也能響應。(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積電發言人孫又文則強調,台積電已經通過認證、成為國際組織電子行業公民聯盟(EICC)的會員,符合一定程度的勞動條件、健康及環境要求,應已能夠回應多數客戶的期待。至於是否要直接向再生能源發電業者購電,孫又文表示,台積電一向很關注再生能源市場狀況,但由於不確定發電業者意願、加上還要經過認證,因此仍在評估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民粹情緒正盛 歐洲法院判決雇主可禁止員工佩戴「明顯宗教象徵」
貓奴愛注意!這種病在貓身上並不普遍,甚至常常遭誤診!3天內恐奪走主子性命啊…
讀者投書:為何藥妝店店員總是忘記今天有折扣?離職員工道出鬼島最悲哀現實
綠色和平調查》電業法都過關了 大企業還是不用再生能源的理由是…
把朋友、事業混為一談,最後都失敗!他靠「這招」找到好的合作夥伴,雙方都愉快
為何多數台灣人無法在25歲前結婚?大學教授一席話,點破年輕人「不敢結」的迷思
風評:退將、媒體、共諜一鍋煮 蔡英文怕什麼?
如果你正在經營一家店,覺得上門的都是「奧客」時,或許,該試著做這件事…
陳昱奉觀點:森林的美好 在於看不見的地方
林睿奇觀點:面對人口老化,別用晉惠帝的思維
張經緯觀點:生命盡頭處,展顏再發光
鄭正鈐觀點:垃圾大戰開打 環保署豈能坐看地方諸侯廝殺?
夏珍專欄:立委關說無罪 總統權鬥犯法 馬英九還搞不懂?
閻紀宇專欄:追求族群平等與封殺伊斯蘭教,鬱金香王國的分裂
觀點投書:我父─我母─南鐵─台獨
觀點投書:「重層嚇阻」戰略下的陸軍角色
觀點投書: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之我見
觀點投書:公費醫師,你們不必再自卑
蔡英文夜宴綠縣市長 吳澤成警告:藍營宜蘭實力強,要及早備戰
獨家》一例一休被抱怨 林全當面打臉許勝雄:為何修法時不表達意見?
「新雅爾達三巨頭」圖片作者:習近平、川普、普京都是「表演藝術家」
稅改新方案!個人綜所稅最高稅率擬降至40%、營所稅提高至20%
「馬找部屬徵詢卻被當成洩密」江宜樺:檢察官預設立場 入人於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