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經濟發展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2014-01-13 11:52

? 人氣

苗栗大埔拆遷戶赴內政部陳情呼籲政府放棄上訴。(吳逸驊攝)

苗栗大埔拆遷戶赴內政部陳情呼籲政府放棄上訴。(吳逸驊攝)

近幾年來,伴隨著以各種經濟發展、開發建設為名的圈地徵收、都更、強拆案件的層出不窮,不僅街頭抗議越演越烈,甚至被徵收、強拆的弱勢人民因而輕生的不幸事故,也屢屢發生。因成功抗爭阻止苗栗縣長劉政鴻擬徵收設立後龍科技園區而備受矚目的灣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箱已亡故的先生張木村大哥即說:「因為政府的無良,隨時隨意找個藉口,便想掠奪農民賴以為生的農地家園,農民被迫必須於農耕之外、農忙之餘,培養第二專長-抗爭。」這是何其荒謬的場景、何其沉痛的控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可惜政府不僅並未對此有所反省檢討,反而為嚇阻人民的街頭抗爭,透過警察動輒以違反集會遊行法或社會秩序維護法、觸犯妨害公務、侮辱公署、強制罪等粗暴執法,任意上手銬逮捕抗議學生、民眾,以冗長的檢警訊問或以警備車載送到交通不便的偏遠山區丟包,藉以消耗抗爭者的時間與折磨其心志。但政府顯然低估了此波強大且堅決民意,由台灣農村陣線所帶頭喊出來的公民不服從運動,已然野火燎原,甚至日前,司法-彰化地方法院都罕見地以無罪判決來支持人民的公民不服從運動。

在彰化鄉親抗爭台電高壓電塔事前毫無溝通下,人民不得已用身體阻擋行為,被彰化地方法院以屬言論自由的範疇判決無罪的新聞一出,立即有當選過程備受爭議的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對外表示阻礙產業發展。再加上稍早因「看見台灣」而被看見的日月光高雄廠廢水偷排污染事件,只知背書、毫無作為的經濟部與前倨後恭的環保署僅以經濟發展為念、並試圖以5000員工生計綁架台灣環境生態,卻對於個案所呈現涉及整體產業結構性問題,毫無周邊居民健康風險防禦與環境生態保護觀念;日前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判決苗栗大埔的區段徵收違法予以撤銷,所引起的巨大衝擊,亦復如此,除苗栗縣長劉政鴻避而不談去年7月18日為何要偷襲強拆大埔4戶外,更無限上綱到對媒體表示接下來台灣的經濟怎麼辦?此外我們看到不分政、商的回應都是,擔心影響未來33個重大建設計畫,副作用難收拾,將阻礙地方經濟、產業發展等等。獨獨對於企業在賺錢之餘應如何善盡企業責任?政府諸多決策於拍板定案前如何納入民眾參與?如何實質審查法定實質要件而非「跑程序」的依法行政?卻鮮有著墨。

而所有問題的根源是,經濟發展,真的那麼重要嗎?如果重要,哪裡重要?為何重要?沒有經濟發展,人民即無法生存嗎?要探討以上問題,需先釐清經濟發展究竟是手段或目的?當我們聽到一些高官或企業財團負責人將經濟發展如何重要說得口沫橫飛時,一般人應難切身具體感受究竟如何重要?最常聽到的說法是經濟發展可以增加GDP(國內生產毛額)、促進就業、增加稅收等,再試問增加GDP、促進就業、增加稅收與人民或其家庭的切身利害關係又是什麼?GDP太抽象,相對而言,比較容易直接理解促進就業與增加稅收可能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那麼,我們可不可以或者根本就應該如此說,經濟發展僅僅只是手段,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讓人民不僅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生活可以過得越來越好,才是目的。經濟發展既然僅是手段,那麼政府為了經濟發展所採行包括浮濫的重大建設計畫在內的決策作為,是否即應審慎評估是否真能達到預估的目的-改善哪些地區、行業或年齡層人民的生活?而非只要打出經濟發展的大纛,人民只能逆來順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

詹順貴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