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解析反送中》「香港抗爭手段愈發激烈,但多數人接受」勇武派與和理非如何保持團結?

2019-12-01 11:10

? 人氣

12日,在警民衝突最嚴重的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入夜後雙方再爆激烈對峙,警方連射多枚催淚彈,數百名「留守」的示威者不斷以汽油彈還擊。(AP)

12日,在警民衝突最嚴重的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入夜後雙方再爆激烈對峙,警方連射多枚催淚彈,數百名「留守」的示威者不斷以汽油彈還擊。(AP)

編按:「2019台灣社會學會年會」11月30日在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舉辦,邀請到多位香港學者探討「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動態發展」。

香港半世紀來經歷過很多抗議示威,反送中抗爭活動不論是規模、密集度以及激進程度,都是前所未有。174天反送中抗爭期間,有40多場大型遊行集會,42%(約300萬)市民參與過活動,至少5800人被逮捕,警方發射1萬枚催淚彈,造成88%人口受到影響。然而,勇武派與和理非仍能保持團結,並且抗爭激進化、違反香港法律對大部分民眾來說已經習以為常,對此多位來自香港的學者提出看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1月30日,香港社會學家李靜君來台探討香港反送中運動帶來的社會學反思。(蔡娪嫣攝)
11月30日,香港社會學家李靜君來台探討香港反送中運動帶來的社會學反思。(蔡娪嫣攝)

行動與民意為何逐漸激化?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李立峯教授指出,香港社會的抗爭激進化是10幾年長期演變的過程,從2009年的「七一遊行」開始,就有少許人士試圖做稍為激烈的行為,「在反送中抗爭裡面,6月出現有人拿雨傘、路障,7月起警民開始有近距離衝突,直到8月、9月出現縱火、扔汽油彈,甚至是動用私刑的『私了』、砸店『裝修』。」

李立峯說,在社會運動裡面,抗議行動激化是很常見、也很重要的發展,「因為不升級難以對政府產生更大的壓力」,「而警察的武力也逐步上升,暴力惡化基本上是一種循環,很難說誰是誰非,」照理說升級會帶來民意反彈,不過香港民眾對行動激進化的接受度卻變高,這是雨傘運動時不曾見過的情況。

11月30日,香港多位學者來台探討香港反送中的動態發展。(蔡娪嫣攝)
11月30日,香港多位學者來台探討香港反送中的動態發展。(蔡娪嫣攝)

「因為支持反送中運動的民意基礎,本來就比雨傘運動時強韌,而政府的長期不回應、不作為,也使公眾對抗爭者產生同情。另外,警察發射催淚彈等無差別武力,以及警黑合作,都使香港民眾特別憤怒,使民眾認為支持運動就是反對黑幫,」他解釋道。

李立峯說,從10月民調數據來看,和理非對於暴力手段的接受程度很高,「堵路有85%以上認同,就連破壞港鐵站設施、縱火也分別有61.3%、40.3%的支持,」至於整個香港社會的看法,「從8月到10月之間,有55%至60%市民同意『若大型遊行示威都不能使政府回應,示威者有激烈舉動是可以理解的』。40%香港人覺得示威者使用過分武力,但多達70%覺得警察武力過當。」

11月30日,香港多位學者來台探討香港反送中的動態發展。(蔡娪嫣攝)
11月30日,香港多位學者來台探討香港反送中的動態發展。(蔡娪嫣攝)

和理非與勇武派如何保持團結?

根據李立峯的說法,示威者主要透過3種方式促進和理非與勇武派的團結,首先是對外宣傳香港面臨多少威脅,表明這是「最終戰」,「我們有實施激烈手段的必要性」;其次是「對內不搞權力鬥爭,呼籲兄弟爬山、齊上齊落」;最後則是抗爭期間發生過激行動之後,示威者與整個香港必定會做出檢討。

他解釋:「隨著武力升級越來越厲害,和理非當然可能覺得不能接受勇武派的作為,這時候他們會廣泛在等網路論壇上檢討與反省,最終討論出一個『關於如何使用暴力的規範』。」他舉香港機場被群眾綑綁推打的《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案為例,「很多和理非覺得這太過分,當天8月13日晚上臉書、連登出現許多很不客氣的辯論,隔天還有一群人在機場舉牌道歉。」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