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慧、機器人取代人力後,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2016-12-13 08:20

? 人氣

若是回顧比人工智慧、電腦更早之前的歷史,不難發現:嶄新的技術和人們之間的關係,其實常會受到許多複雜的原因所左右。最常見的情況是,儘管該技術既優秀又方便,社會大眾也未必就會無條件接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例如,十六世紀英國發明織襪機時,當時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就曾斥責其發明者:「你有沒有想過,這會對我的臣民(指以用手編織襪子為生的勞動者)造成多大影響?你這是在搶奪他們的工作,意圖使他們變成乞丐啊!」所以她並未賦予織襪機專利權。

之後,十八、十九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那些反對機械化的勞動者終於逮到機會,用大榔頭砸碎了一台台紡織機,這是歷史上著名的「盧德運動」(Luddite movement)。

但之後這些反對運動很快就平息了,工業革命後,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各種新技術迅速普及全英國、多項新發明的專利權也都獲准。當時的英國位居西方國家的領導地位,老大都接受了,小弟們豈有不跟進的道理?於是新技術與人之間的關係,就這麼被認可了。

具高附加價值的工作才該由人類執行

時間再拉回現代,現在以谷歌、亞馬遜、臉書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都試圖要挺過現階段二十一世紀人工智慧革命的陣痛期,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樂見人工智慧取代人力。

儘管各企業的創辦人對於新技術和人的關係,都有自己的獨特思維模式。但他們大多認為,人工智慧和次世代機器人確實搶走了許多工作機會,然而,這些在工廠組裝產品之類的單調作業,原本就不應該是人類要做的工作。

所以像人工智慧、次世代機器人之類的技術革命,反而給了我們大好機會,去尋找人們應該做的工作究竟為何。

包括谷歌、微軟在內的美國高科技企業,近年來一直在美國的政治界大搞遊說活動(透過遊說集團遊說參眾兩議院),以提高自己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在他們的強力要求之外,美國政府也已經有所行動了。例如,二○一一年,在歐巴馬總統的斡旋下,政府提出了「先進製造業夥伴關係」(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簡稱AMP)的產官學共同計畫,並決定開發內建最尖端人工智慧技術的次世代機器人。

聯邦政府為這個計畫,投入了大約五億美元的預算。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可提供許多工作機會的製造業回歸美國。因為過去數十年,美國的汽車、電子、醫療器材等製造商,為了尋求廉價的勞工成本,一個接一個將據點移到國外,造成國內失業問題惡化,受到全國人民嚴厲的批判。因此,歐巴馬政府企圖透過這個共同開發計畫,把基本的工廠勞動,交給不需要花人事費用的機器人,讓出走的製造業回到國內。

美國政府認為「只要製造業肯回來,就會有新的工作機會」。也就是說,就算把工廠生產線的工作交給機器人,還是可以創造如產品設計、工程管理、產品銷售、市場行銷等具有高附加價值的(人類)就業機會。

事實上,某位在白宮負責科學技術政策的高官就表示:「現在要把製造業留在國內的唯一方法,就是提升(高於其他各國的)生產力。透過次世代機器人做技術性轉移,是美國維持競爭優勢的歷史性機會。」

作者|小林雅一(Kobayashi Masakazu)

1963年生於群馬縣。現任日本電信公司KDDI研究所研究員、資訊安全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東京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畢,同校同科系碩士班結業之後,即出任雜誌記者,並至波士頓大學留學,主修媒材理論研究(Media Theory)。曾在紐約的報社服務,回國曾於慶應義塾大學媒體傳播研究所擔任教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下一個統治世界的企業:人工智慧讓47%以上工作被機器人取代, 我如何把威脅變機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