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照顧機構未滿額 身心障礙者還是進不去?問題關鍵在這裡…

2016-11-28 08:30

? 人氣

由於教保員人力不足,機構即使有空床位,也無法讓身心障礙者入住。圖為永愛發展中心。(蘇仲泓攝)

由於教保員人力不足,機構即使有空床位,也無法讓身心障礙者入住。圖為永愛發展中心。(蘇仲泓攝)

照顧人力不足是身心障礙家庭心中最大的痛,這份痛楚,政府10年前無力緩解,10年後問題依舊,即使「長照2.0」上路在即,如若不能填補人力的缺口,照顧的重擔仍然只能回到家屬身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力的普遍缺乏直接影響政府或民間對身心障礙者的照顧能量。以台北市來說,社會局提供「居家服務員」前往家中送餐、洗澡、打掃等,按照輕、中、重度的障礙別,身心障礙家庭能申請獲得每月25、55、90個小時的服務時數。但由於新血不願加入,北市居服員近年人數約只有560到580人,嚴重不足,以致於平均供給時數僅有20小時。

居家服務平均1天不到1小時

平均1天不到1小時的服務時數,「重度身心障礙者會死的!」脊髓損傷基金會副執行長洪心平直言,就算有機會申請到每月90個小時、日均3小時的居家照顧,「也是會死翹翹的!」因為重度身心障礙者每半個小時要翻身以避免褥瘡,每3個小時要導尿、進食,遑論還需要居服員陪伴外出融入社群活動,但現有的照顧能量就是這麼薄弱。

專訪脊髓損傷基金會副執行長洪心平,身心障礙者風數據專題。
脊髓損傷基金會副執行長洪心平直言,現有的照顧能量薄弱,「重度身心障礙者會死的!」(盧逸峰攝)

洪心平舉例說,「以後天脊髓損傷障礙者來說,受傷年齡平均為27歲,男性傷者往往是太太出去賺錢,用太太賺的錢再聘一位外勞照顧,在政府提供的居服時數與人力不足的情況下,聘請外勞是這類弱勢家庭最後的選擇。」

提到長照人力的不足,洪心平不無感嘆,「長照走10年,10年前是這個理由,10年後還是這個理由,這10年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人力沒有進來,更不要說人力的專業分工了,照顧時數無法提高是很現實的問題」。

專訪脊髓損傷基金會副執行長洪心平,身心障礙者風數據專題。
台北市社會局提供「居家服務員」前往身心障礙者家中送餐、洗澡、打掃,但因人力不足,能夠提供的服務時數少的可憐。圖為脊髓損傷基金會。(盧逸峰攝)

錢少事多 居服員出走醫院當輔助護理

那麼,人力跑哪去了?洪心平分析,現在居家服務員是由勞動部開班基本培訓,每年留下來的人力不到3分之1,因為政府將居家服務發包出去給機構,每人每小時最多180元,機構再扣掉行政成本,到居服員手上只有時薪120到150元,這跟醫院的薪資沒辦法比,醫院一天領2000元,所以訓練的人都到醫院去當輔助護理了。

事實上,即使北市府目前已將居服員的薪水從時薪制調為「月薪制」的3萬到3萬5000元,且含勞保,但平均下來時薪也僅有170-200元,仍不及醫院的250元。

職業風險、缺乏成長 居服員卻步

除了薪資低廉,職業風險也是另一個讓居服員卻步的因素。洪心平說,「醫院中很少聽到照顧出問題要輔助護理負責的,因為有重大問題還是由護理師處理;但在居家服務或機構中,出問題時,照服員要自己背責任,曾有一個個案賠了900萬。就像醫療糾紛一樣,應該設一個必要的保障機制,保護案主也保護居服員」。

20161110-位於台北市第一家園基金會,是一間身心障礙的日照機構。圖為機構內的教保員,協助身心障礙者操作運動器材-(蘇仲泓攝)
在居家服務或機構中,照服員的工作繁重,一旦出了問題,還要自己背責任。圖為機構內的教保員,協助身心障礙者操作運動器材。(蘇仲泓攝)

洪心平指出,再加上進入家庭可能會有性騷擾等不安全感的問題,而且照顧障礙者是一個很沮喪的環境,需要更多的教育訓練與機構人員陪伴,才能走過職業倦怠,當職業沒有專業的成長性,做服務的人是很沒有成就感的。這也是為什麼居服員總是處於人力匱乏的原因。

教保員不足 機構床位只能空著

人力不夠也導致一個殘酷的事實,收容中、重度身心障礙者的24小時全日型機構以及白天的日間照顧機構,即便有床位,也只能「空著」,因為法律要求機構,白天班每3到7名身心障礙者,就應配置1名教保員,晚間雖放鬆為1:15,卻因日夜顛倒,本地勞工不願做。

數據證實,照顧人力的缺乏已經造成全台數千障礙者無法進入機構接受照顧。根據衛福部統計,迄今年6月為止,全台機構平均收容率只有8成,但等候進入機構者卻高達2406人次,經粗算,全台若能補上至少600名教保員,不僅等候的2406人可以立即進入機構,還能再多出1758個空床供給。但現況卻是,排隊者需等機構內的人過世,才能遞補。

20161122-SMG0035-風數據/身心障礙專題。全台身心障礙機構收容率與等候人數比較表
 

人力的問題,專收重度智障者的永愛發展中心主任張菁倫最有感觸。「我們曾有一整個月收不到任何履歷!」張菁倫曾歷經發展中心的教保員接連走人,導致既有教保員負荷過重,幾乎要跟進離職的情況;也因為人手不足,張菁倫在管理行政事務的同時,也得充當第一線人力。中心收容的30多位學員中,有過半已達老化年紀,障礙者走路、走跑步機、上廁所等,都必須由2位教保員攙扶,但缺人的情況,曾持續達半年之久。

張菁倫說,以前來應徵的都是社工系或幼保科系,他們在念書時就知道以後會進來服務,但不熟悉這一行的人進來應徵就會嚇到;即使是大學相關科系畢業的,初入行的女性看到要幫成年男性障礙者穿尿布,心中仍難免恐懼。而就算教保員能認同這份工作,父母往往也不願孩子從事,永愛發展中心就因此流失掉幾位有潛力的教保員。

20161110-位於台北市第一家園基金會,是一間身心障礙的日照機構。圖為身心障礙的朋友,利用簡單反覆的動作,訓練自己的定力-(蘇仲泓攝)
就算教保員能認同這份工作,父母往往也不願孩子從事,永愛發展中心就因此流失掉幾位有潛力的教保員。圖為身心障礙者在日照機構內利用簡單反覆的動作,訓練自己的定力。(蘇仲泓攝)

1分鐘都不得閒 教保員工作繁重

張菁倫也提到,教保員的工作內容繁重,是新血卻步的原因。障礙者一起床,就要打理他們的梳洗,開始各種避免退化的活動,中午吃飯,要幫學員「剪便當」,依據口腔能力的不同,有人的菜要剪成1公分,有的人3公分,有的要打成泥狀,剪完後要餵飯,餵完要協助喝水,幫障礙者刷牙、用牙線棒,之後要寫紀錄,照顧他們睡午覺,教保員幾乎不得閒,而這還只是到午間的行程。因此,雖然永愛有一百多位障礙者排隊等著進入,也不敢再多收,「若再多收1個障礙者,教保員很快就離職了」。

20161122-SMG0035-風數據/身心障礙專題。機構收容的身心障礙者年齡分布
 

白天人力已經很缺,晚班人力更是如此。張菁倫說,學員夜間活躍是常態,「有的障礙者凌晨3點就起床,蹦蹦跳跳到天亮,還有的學員1個小時起床1次,教保員必須1對1隨侍在側,免得發生意外」,由於晚間人力招募困難,因此,機構多半聘僱外勞,但因為外勞並非政府所樂見,因此,政府不給予人力經費補助,也沒有語言與照顧教育訓練。

20161110-位於台北市第一家園基金會,是一間身心障礙的日照機構。圖為機構教保員協助身心障礙者盥洗-(蘇仲泓攝)
教保員的工作內容繁重,新血因而卻步,機構只好聘請外勞負擔工作。圖為機構教保員協助身心障礙者盥洗。(蘇仲泓攝)

機構收費有上限 教保員薪水難提升

即使是資源最豐富的台北市,照顧人力不足的問題仍是難解的習題。面對北市提供的居家照顧服務時數平均一天不到1小時,社會局長許立民先是沉默,接著說,「重度障礙者應該去機構裡面」,但現實情況是機構都已經滿了,許立民直言,「這個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許立民坦承,北市的身心障礙機構共有44家,雖然滿額是2400人,但目前僅收托2100人左右,要再增加收容人數,就必須補足教保人力。不過,他並不完全認同外界鼓吹以「加薪」作為吸引教保人力的作法,「教保員的薪水現在由政府補助一部分,機構相對要有配合款,若提高薪水,機構也會拉高營運成本」,矛盾的是,「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的收費是『有屋頂』的,照顧一位重度的身心障礙者,月收費最多不能超過2萬5600元」。

招募障礙者家長當照顧員 成效未卜

要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社會局除了媒合學校的教保相關科系,許立民還有個奇想,「如果由障礙者家長來當照顧員,會比較有愛心與耐心,其實是另一個出路」,他信心十足地表示,當前北市已經招募培訓了90多人。

但智障者家長總會秘書長林惠芳對此卻很不以為然,「從過去的經驗已經看到不可能!」林惠芳表示,家長原本都很願意參訓、簽約,但實習一、兩天就投降了,因為「我的孩子要給別人照顧,我去照顧別人的小孩,但別人的小孩比我的難照顧,索性不做了」,加上收入要用來負擔別人照顧自己小孩的費用,「不如自己來照顧算了!」

20161107-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秘書長林惠芳專訪-(蘇仲泓攝)
對於「由障礙者家長來當照顧員」的構想,智障者家長總會秘書長林惠芳不以為然。(蘇仲泓攝)

機構持續增加 照顧人力卻遲未到位

北市社會局擘畫了2020年前的身心障礙照顧機構數量,預計24小時全日型照顧機構可增4間,日照機構增5間,小作所增13間,共可增加收留856名身心障礙者,此外,也積極在公共住宅附設收容障礙者的處所,然而,即使硬體設施陸續擴增,人力不足依舊是最大的問題。

20161122-SMG0035-風數據/身心障礙專題。北市障礙者收容空間新增計畫
 

即使以最少需求量推算,北市未來至少需要再增加124位照顧人力,中央對照顧人力的需求更是龐大,預計2017年需充實的人力高達4525到1萬2211人,填不滿的人力缺口已成為下一個長照10年的隱憂。

20161122-SMG0035-風數據/身心障礙專題。北市列管閒置空間附設身心障礙用途一覽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