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觀點:什麼是中國主張的「九二共識」呢?

2016-10-16 07:10

? 人氣

1992年的香港會談,兩岸開啟和平新局,也有了「九二共識」的說法。圖為1993年辜振甫與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辜汪會談」。(取自網路)

1992年的香港會談,兩岸開啟和平新局,也有了「九二共識」的說法。圖為1993年辜振甫與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辜汪會談」。(取自網路)

2016年10月10日,針對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國慶演說提及兩岸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表示,「九二共識」及其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符合兩岸關係的法理與現實,是維護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是否接受「九二共識」,是「檢驗臺灣當局領導人所謂善意的試金石」。他說,只要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就可平等協商、良性互動,兩岸民眾就能贏得兩岸關係發展的光明前景;否認「九二共識」,煽動兩岸對抗,切割兩岸經濟、社會和文化聯繫,是一條「走不通的邪路」。自從蔡英文上任後,「九二共識」一詞如影隨形,中國對臺灣反覆提起,但究竟中國主張的「九二共識」是什麼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61010-總統蔡英文10日出席中華民國105年國慶大會,並發表演說。(顏麟宇攝)
總統蔡英文10日出席中華民國105年國慶大會,並發表演說提及兩岸政策。(資料照,顏麟宇攝)

1992年10月26-30日,海基會與海協會在香港進行工作性會談,一直到12月中,在海協會的堅持下,雙方對「一個中國之原則」反復交換意見,始終沒有討論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從雙方公開的電話與書信交換來看,兩會各自提出了「一個中國」口頭聲明的具體內容,但並沒有就對方聲明的具體內容達成協議或共同認識,也沒有按1992年11月3日海協會電話建議作進一步協商,最後也沒有發生11月16日海協會所建議「約定各自同時口頭聲明」的行為。但是,中國卻在1997年5月第一次明確宣稱兩岸於1992年已經達成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的共識。2000年4月,臺灣開始出現「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中國此後逐漸採納「九二共識」一詞,將它等同於「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同時,中國單方面認定的「一個中國原則」內涵則是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從1992年兩會舉行香港會談、1997年中國單方面提出共識說、2000年出現「九二共識」一詞,直到現在2016年「九二共識」的基石說,這之間中國有關主張的脈絡需要加以釐清。

1995年1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提出對臺統一八點主張,即著名的「江八點」,但他在此長篇講話中沒有提到兩會在1992年就對『一個中國之原則』達成了共識。一直到1997年5月,即李登輝出任中華民國首位直選總統一年後,中國才開始明確宣稱雙方在1992年香港會談中已經達成共識。1997年5月14日,海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樹備在接受採訪時強調「海協與海基會1992年就在兩會事務性商談中對『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達成了口頭共識,這一共識並未涉及『一個中國』的涵義。海協一貫主張,兩岸交往中的具體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應本著一個中國原則協商解決;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我們認為這個共識是存在的。……一段時期以來,臺灣方面把海協與海基會就兩會事務性商談中『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達成口頭共識,歸結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這顯然不符合當時的情況。」由此可見,中國直到1997年5月才單方面明確宣稱兩會於1992年就已經達成了口頭共識,但唐樹備當時也堅持「兩會從未就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進行討論,更談不上就一個中國政治內涵的『各自表述』達成共識。」換言之,海協會認為雙方僅有「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的文字化共識,至於一個中國的「內涵」,雙方既然未討論,所以也就沒有共識可言,海協會也從未同意雙方可以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各自表述。另外,唐樹備當時根本沒有提及「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或「基石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