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貝聿銘:徘徊在前現代與後現代的建築大師

2019-05-23 15:00

? 人氣

除了視覺美學的操作,貝聿銘經常被稱譽的空間特質,是善於利用自然光線給人喜悅驚艷的敏銳感知力,成功在原本顯得高度理性的空間中,流露出寧靜的感性,也藉此挑戰能否讓時間的恆久特質,得以在空間裡徘徊留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貝聿銘在台灣最著名的作品,自然是剛在月前被列入國定古蹟的路思義教堂。這座一九六三年落成於東海大學校園內的名作,是美國《時代》(Time)雜誌、《生活》(Life)雜誌創辦人亨利.路思義(Henry W. Luce,又譯為魯斯)為了宣揚基督教福音,以及紀念擔任牧師的父親路思義,而捐款興建完成。這教堂應是由貝聿銘、陳其寬和張肇康共同參與設計,然而究竟由誰主要操刀設計,爭論迄今依舊不休,尤其貝聿銘和陳其寬皆宣稱設計是由其獨自完成,讓這爭議幾乎成了歷史公案。

後期思索在地性與現代性的結合

無論如何,這幢高度近二十公尺、寬約三十公尺,以「薄殼雙曲面」工法建造的教堂,雖然是以極端現代性的工法及語言來施做,卻能成功展露出傳統建築裡,最是優雅屋頂曲線的美學,並讓琉璃瓦的光澤亮麗耀眼地直接面人,其能同獲專業界與民眾的喜好,自然有其原因。

一九八三年獲頒普利茲克建築獎,應該算是貝聿銘生涯的峰頂,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自滿或怠惰,後期作品持續思考在全球化益發盛行的時代,在地文化如何能結合(或依附)現代主義的基本價值,一起同生共存的議題。這從後續設計的日本美秀美術館、蘇州博物館或是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都可以見出努力與意圖。

貝聿銘的成就毋庸置疑,其歷史地位則可能尚待檢視。但在討論他時,其實可以回看與他同時代華人建築師的作為,譬如同在近年離世的王大閎與李承寬,來做相互的對比思考。

東海大學 路思義教堂。(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提供)
貝聿銘在台灣最著名的作品,是東海大學校園內的路思義教堂。(城市美學新態度提供)

王大閎思索中國,貝聿銘殺入西方

長年以台灣做發展的王大閎,主要是在思索中國文化如何能在西方價值的體系裡延續的問題,文化(尤其是文人文化)是他建築作為的重心,他想要做有文人價值信仰的建築。而多年旅居德國的李承寬,建構於西方啟蒙運動「人本」思想,以個體主觀意識做出發,對客體世界不斷提出演繹,而其中與《老子》或《易經》的反覆對話,尤其是最可關注的特質。

貝聿銘與這兩位一生顯得孤獨落寞的華人同輩建築師全然不同,他義無反顧地隻身殺入西方的建築世界,不卑不亢且充滿自信地周旋其中,勇於爭取機會,也不懼曝光表現,心志的堅強與不懈的努力都讓人嘆為觀止。

整個二十世紀的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絕對多彩繽紛無人能及,也因華人身分與跨國明星的雙重性,讓他身處在現代性的複雜與矛盾漩渦裡,因此在應對拿捏時,時而出現對哪個方向發言,以及價值觀的徘徊。也就是說,從前現代相信工業化的全面實施,將可以抹除文化的邊界,到後現代強調文化差異與多樣的共存,才是現代性的立足位置,都可在他的前後期作品見出展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