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福爾多核設施成為美國瞄準目標,只待川普一聲令下,可能改寫整個中東局勢。儘管白宮尚未下達最終命令,但戰雲已密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警告,華府高層至今未曾討論戰爭該如何收尾,令人憂心這場衝突將重演伊拉克與阿富汗的泥淖。
根據CBS News報導,川普總統已於週二晚間批准攻擊伊朗的作戰計畫,但尚未做出是否實施的最終決定。他保留這一空間,是希望德黑蘭最終願意放棄核計畫,透過談判化解危機。川普強調:「我喜歡在最後一秒做決定,因為戰爭中的情勢會變。我可能會做,也可能不會做。」
川普曾痛批美國在中東的慘敗,稱伊拉克戰爭是「一場大錯」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對外交解決方案愈來愈失去耐心,傾向以軍事手段一舉摧毀伊朗核計畫。據悉,他正考慮動用重達3萬磅的「碉堡剋星」(Bunker Buster),攻擊深埋於山體與混凝土下的福爾多濃縮燃料工廠(Fordow Fuel Enrichment Plant)。這將是美方正式介入以色列對伊戰事的關鍵一步。
強硬派人士認為,美國若能精準摧毀伊朗的核設施,可一舉解除對以色列的生存威脅,並消除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長期風險。然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警告,華府高層卻鮮少討論戰爭之後該如何收場,這對一個曾深陷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的國家而言,是極為罕見的現象。
康州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墨菲(Chris Murphy)指出:「那些鼓吹戰爭的人顯然忘了美國在中東付出的沉重代價。」2003年,美軍推翻海珊政權後,伊拉克陷入多年混亂與叛亂。阿富汗20年戰爭則以2021年美軍倉皇撤軍收場。歐巴馬政府2011年推翻利比亞格達費的軍事行動,也被批評為戰略失誤,導致國家長期混亂。
川普本人對這些教訓並不陌生。他曾在2016年初選辯論中痛批伊拉克戰爭是「一場大錯」,也在近期於沙烏地阿拉伯演說中直言:「那些所謂的建國者摧毀的國家遠多於他們建立的國家。」如今,他是否會成為自己當年批評的那類領導人,正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難民潮、網攻、美國本土恐攻風險升高
可以確定的是,若美國正式參與攻擊,伊朗勢必強烈反擊。最高領袖哈米尼已宣示,伊朗人民「絕不會投降」,任何軍事干預都將導致「無法彌補的損害」。
據美國情報與國防部門掌握,伊朗已部署導彈與軍備,一旦美方參戰,將針對美軍在中東的基地與人員發動報復攻擊。CNN指出,這將開啟一場沒有明確終點的升級循環,美國恐深陷另一場持久戰。
伊朗的潛在反制手段不只軍事層面。它可能封鎖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切斷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供應,或攻擊沙烏地等區域競爭對手的油田,引爆新一輪能源危機。同時,伊朗具備成熟的網路攻擊能力,可能將戰火直接帶向美國本土。 (相關報導: 川普欲參戰「MAGA鐵粉」看不下去!超過50%反對攻擊伊朗:違背美國優先原則 | 更多文章 )
一旦伊朗政權垮台,可能造成9000萬人口的國家迅速陷入無政府狀態。由於境內族群與宗教裂痕複雜,包括波斯人、庫德族、俾路支人與阿塞拜疆人等,一場內戰或軍閥割據的風險極高。這可能導致數百萬難民湧向中東與歐洲,衝擊已承受重壓的移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