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長徐榛蔚要把花蓮打造成一個幸福、好住的地方,上任後特別重視把縣內的路和橋梁弄得更好。大家很關心的193縣道拓寬工程,縣府投入了高達8億4,319萬元,正分三期全力趕工;同時,南區不少因地震弄壞的橋,也正加快修理升級。 徐榛蔚強調,這些建設都是要讓花蓮的交通更安全、更方便,把生活、產業和觀光都串起來,打造一個老人小孩都幸福的「全齡幸福路網」。
193縣道是花蓮有名的海岸公路,從三棧到七星潭這一段路弄寬弄好,對觀光和大家平常出門都差很多。第一期工程在112年11月已經弄好,開車安全多了;第二期也預計在114年底能完成。以後整條路好了,大車小車、機車腳踏車都能安全分開走,車禍的風險會大大降低,路邊風景也會弄得更漂亮。徐縣長也特別交代,就算施工碰到古蹟,縣府一定會照規矩來,努力讓建設和文化保護都能兼顧。
在橋梁的部分,尤其南區的橋在幾次地震後,穩不穩、安不安全,是大家最關心的事。在鄉親的期待下,玉里鎮的竹林橋已經在今年(113年)8月修好,橋面也拓寬到9公尺的雙線道,車子更好走了。其他像關係到地方交通的高寮大橋、玉長大橋和蚊子洞橋這些重要的斷橋,縣府也全力拚進度。秀姑巒溪上的玉里大橋、崙天大橋、卓富大橋、明里大橋和瑞穗大橋等好幾座橋的改建,也陸續開始準備或動工,以後都會更耐震,不怕天災挑戰。
除了這些大工程,花蓮縣府也沒忘了各鄉鎮的小路。像是赤柯山、六十石山這些重要的賞花和種農產的山路,修理工作都快好了,以後不管送貨還是遊客上山都會更方便。過去幾年,花2線、花9線、花45線和花64線(第一期)這些大家常走的路,也都修得更好更安全。現在,花64線第二期已經在做,第三期也開始規劃了,其他像花73-1、75、83這些跟生活息息相關的路也會接著弄。另外,為了讓老人小孩走路更安全,縣府也開始在各地蓋「全齡友善」的人行道和通學步道,像東大附小旁邊、商校街和國聯五路這些地方,都已經規劃好,會一步步蓋起來,讓大家走路更安心。
「把路和橋這些基礎弄好,城市才會進步,大家才會覺得幸福。」徐榛蔚表示,縣府團隊會繼續用最高標準,盯緊0918、0403這些大地震後的各項修理工作,把進度和品質都顧好。「每一條路通了、每一座橋穩了,都代表花蓮人對未來有更多希望。」縣府一定會全力以赴,讓住在花蓮和來花蓮玩的人,出門都能更方便、更安全,努力把花蓮打造成一個真正好住、好工作、好觀光的友善幸福城市。
(相關報導:
花蓮縣道193線復建工程獲近2億元挹注 打造韌性交通網絡
|
更多文章
)